当宫门外的朝臣越来越多的时候,卫尉也带着宫门侍卫,推开了厚重的宫门。
原本还聚在一起聊天的大臣们,以两位丞相为首,汇聚成两条黑色的长蛇,慢慢走进威严地秦王宫。
许多人哪怕是已经在秦国朝堂当了十几、二十年的官,进入秦王宫开朝会不知多少次了。可依然会在进入王宫的时候,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在宫廷侍卫的引领下,诸位大臣纷纷来到了被秦阳改名为“紫宸殿”的朝议大殿。
有宦官和御使在大殿门外,看着重臣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大殿。
“众臣早朝,卸剑、除履、正衣冠,进殿……”
早已熟悉了上朝礼仪的大臣们,不等宦官宣布,就已经各自把佩剑交给一旁的宫殿侍卫,然后脱下自己的鞋子,只穿着白色的足衣,走进了宽敞幽深的大殿。
踩着宫女和内侍连夜打过蜡的暗红色木地板。众位有资格上朝的朝臣,依照自己的爵位和官位,各自走到大殿两侧的蒲团上跪坐,静候秦王的到来。
有当值的侍御使,静静地观看着进殿的诸位大臣,随时准备弹劾哪些粗心大意,或者大声喧哗的同僚。
紫宸殿内,早已准备好内侍,看着秦王在郎中令的陪伴下,缓缓走进了大殿。连忙鼓足气力,微微扬起头颅,对着大殿内喊道:“大王驾到。”
随着内侍的提醒,两侧的诸位大臣连忙起身离座,在秦阳的身影出现在秦王御座高台边的时候,由两位丞相带领,来到大殿地中央跪伏在地,齐声喊道:“臣等参见大王。”
在大臣们整齐洪亮地拜见声中,秦阳一手执剑,一手扶着孙四喜的手臂,缓缓登上了放着秦王御座的高台上。
“众卿免礼,平身。”
“谢大王。”
君臣早已熟练地不能再熟练地朝会礼仪之后。
秦阳缓缓地在御座上坐下,朝臣也各自返回了自己的蒲团上跪坐。
作为郎中令的孙四喜观察着四周,拿捏着差不多的时间,这才在王座的高台边上,朝前走了两步,挥了一下手中的拂尘,对众臣庄严地喊道:“有事早奏……”
按规矩走了一遍之后,自然有朝臣拿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到朝会上议论。
如果是事先已经和秦阳商量过的,那一般只是拿出来给普通的官员议论一下,确认没有问题之后,秦阳作为秦王,会宣布该怎么去解决问题。
但如果是事先没有商量过的,例如有些议郎或者侍御使之类的官员,那秦阳就需要等朝堂上主要的肱骨重臣都出来发表过意见之后。秦阳再根据自己的想法,根据事情的大小或选择当场宣布执行,抑或者选择退朝之后,由秦阳和重臣一起在朝会以后,进行讨论,再决定是否要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