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政殿内,群臣面对秦阳那面色古怪的询问,顿时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小团体,向秦阳提出了几个不同的意见。
虽然本质上无非同意和不同意两个选择的其中之一。
但在秦国的大臣们看来,不论选择哪一个答案,都必须对秦国有利。
这是欣欣向荣的秦国,朝堂之内的大臣们,心中最直观的想法。
只有秦国的强盛繁荣,才有朝臣们勇于任事,敢于担当,更敢于为秦国的利益发生。
本质上,国家的利益,就是他们这些朝臣的利益。
他们用他们的才华,和这个强盛而庞大的国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他们在为国家争利,也是在为自己争利。
只有秦国把利益吞下肚子,那么他们才有可能获得实质的好处。
面对朝臣们的不同意见,秦阳始终保持缄默。
虽然大家的方案听起来都挺不错,但他作为君王,不能随意的表露自己的想法。因为很多时候,他的选择,会成为秦国在某件事情上的最后决议。
这是一个君王的权威,却也是一个君王的责任。
也是秦阳在当了多年君王之后,才渐渐明白。自己成为了秦王,享受了最尊贵的待遇,掌控者无上的权力。但同时,他也挑起了江山的重任,担负起了让秦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责任。
所以,对于这些杂乱的建议,秦阳现在学会保持缄默。不论心中是否已经看中了某个建议,他都要等群臣商议之后,再做出决定。
“老太尉,不知您对这件事,又有什么看法?”
群臣争吵,让秦国是否介入齐国内乱,变得悬而未决。
坐在一旁保持微笑,却始终不发一言的萧任,在大家始终争论不出一个妥善方法时,笑着询问起坐在自己正对面的秦国太尉王翦。
看过高亮绘制抄录的齐国局势图之后,王翦就一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以一种闭目养神的姿态,静静地坐在那里,始终一语不发。
自从老丞相王绾离世之后,王翦可谓是秦国的定海神针。
秦阳但凡有事不能决定,就会请王翦帮忙一起拿主意。
平日里更是经常派遣宫中的内侍,为王翦送上各种食材和制作精美的食品。
宫中只要是秦阳制作出来的新菜式,秦阳都会让御厨在学好新菜做法后,到王翦府中,传授给王翦家的厨子,让王翦也能够享用到不一样的美食。
秦阳的这种荣宠,让王翦一家成为了秦国最为炙手可热的家族。
可惜王贲领兵在外,王翦也不喜欢应酬。
所以对于那些慕名而来,登门拜访的客人,王翦家都是一视同仁,全都选择不接待。
但王翦越是谨慎小心,秦阳对于王翦的信重和恩宠却越是越发厉害起来。
除了隔三差五送食材,送美食。秦阳发明出什么新奇的玩意儿,他都一样送到王翦府中,供王翦把玩。
所以王翦在秦国朝堂,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