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选择了当官,谁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答案自然是都想。
于是马坤在几经思量之后,决定选择了李明达和徐明显所希望的那个选项。
三人商议了一夜,总算是拿出了一个用于彻底平叛的方案。
马坤连夜回营,第二天一早便按照昨夜和徐时显商议的平叛路线,委派自己麾下的副将李伦率领三千秦军精锐,前往颍川郡北部,和让各地的县尉配合,平定颍川郡北部的十余处小叛乱。
而马坤则亲率一万两千精锐秦军,汇合徐时显的八千郡兵,南下颍川郡南部,以东西两路,同时进发,钳击颍川郡南部叛军。
同时为了避免叛军逃窜,由郡守李明达调遣数县县尉率领县中兵丁,于颍水一线设置防线,防止叛军渡过颍水北上。
再由龙影卫负责通知颍川郡南边郡县,调遣兵力于颍川郡南边布置防备力量,避免叛贼南逃他郡。
浩浩荡荡的秦国大军夹击开进的消息传来,让还在做着恢复韩国美梦的韩贤明顿时大惊。
他原本以为秦燕开战,秦国为了维系秦军在燕国的局面,不能对颍川郡大动刀兵。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将前期攫取的财富,百姓等等东西进行整合,组建出一直真正的反秦大军来。
到那时,有数万人马在手,加上裹挟的老弱妇孺作为前趋,在颍川郡恢复韩国的统治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秦军竟然那么快就调派兵力进了颍川郡。
而且根本不加修整,就直接对黄县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击。
两路钳击,四面包夹。从各地传回来的消息,韩贤明可以清楚的意识到,秦军就是要将他彻底剿灭在黄县。
而且还是要让他无路可逃的那一种。
韩贤明不甘心失败,于是打着韩王后裔的旗号,派遣人手,前往曾经的韩国旧臣家中,邀请他们齐聚黄县,共同商讨如何抵御秦军的这次进攻。
同时他也让荆轲赶紧派出暗剑阁的人手,联系暗剑阁潜伏在其他郡的人手,提供一些物资,甚至人力的支援。
荆轲也意识到情势的严重,赶紧把手底下的暗影发散出去,让他们想办法到各地潜伏暗影那里,多要点物资,甚至打探一些平叛秦军的消息。
直到距离最近的暗影在第三天回来后,给荆轲带回来一个消息,彻底让荆轲慌了神。
秦国已经和燕国签订停战协议了。
而且燕国暗剑阁阁主朝东来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潜伏在秦国的暗影发布了命令,禁止暗影帮助颍川郡的叛军。
避免给秦国撕毁停战协议的借口。
荆轲得知消息后,犹豫了一整天,始终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韩贤明。
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之下,荆轲悄悄回了一趟小山村,见到依旧自己耕作,自己生活,每日闲暇习武的李猛。
看着骤然来访的荆轲一脸灰败的脸色,李猛轻轻叹了一口气,给荆轲倒了一杯水,而后坐在荆轲身边,等着荆轲开口。
荆轲犹豫几次,最终在李猛的注视下,颤抖着双手,抓住了李猛的手臂,语带哭腔的说道:“李贤弟,你要救救韩贤弟。”
“他,他可能要完了。”
听到荆轲如此说,李猛却是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自从韩贤明起事,顺利攻占黄县之后,就经常派人给李猛送来各种礼物,然后邀请李猛出山,说是愿意委任李猛一个将军之职,让他独领一军。
可李猛却是依旧固执己见,数次拒绝了韩贤明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