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秦阳领着赵成业和红霞,到泾阳县县城最好的客栈里休息。
同住客栈里的,还有萧任等一批文武官员。
一大清早,秦阳便在宫女的服侍下起身换装。
秦阳虽然带了御府令专门为他织造的黑色织金龙王袍,但为了出行方便,却是根本不拿出来穿戴。而是只穿着一身玄色的猎装,偶尔还会穿戴上一副将领样式的盔甲。
对于御府令提议,要给秦阳准备一套属于君王的鎏金甲胄,被秦阳彻底否决了。
穿上玄色猎装,加上一条披风。秦阳便手执宝剑,出了客栈。
客栈外面,已经等候多时的文武官员,这才拥簇着秦阳前往城郊的大营。
泾阳县来过太多次,加上昨夜特意把两名龙影卫千户给叫过来仔细询问了一番,确认新任县令还算不错。
秦阳也就懒得在泾阳县多待了。
或者可以说,在上一次已经被秦阳考察过一次的沿途各县,秦阳基本上都放弃了长久逗留的打算。
一来这一次规划的路线比较长远,如果所有到过的地方都要耽搁几日,只怕一年内都很难将所有想要巡视的地方走一遍。
另外就是对于函谷关以西的各地,龙影衙门这些年加大了对官员的监督,特别是改进了驻扎各地龙影卫百户,长时间呆在某一个地方没有挪动的漏洞。
从前几年开始,除非是身在敌国。否则属于秦国国土内驻扎各地,负责监察各地官员的龙影卫百户,一般会在三年之内调换不同驻扎地。
这样避免长时间驻扎某地的龙影卫被当地官员买通腐蚀掉。
有着龙影卫随时监视,将各地官员好坏表现,甚至民间风评都记录在案,传递回咸阳龙影衙门。
函谷关以西各地的吏治,基本上还是能够有所保证的。
当然不是说函谷关以东的各地,就会有什么问题。
只是相对于那些去过的地方,函谷关以东那些未去过的地方,才是秦阳这次巡视的重点区域。
毕竟秦阳的各种政策,在关东地区究竟施行的怎么样了,会不会造成水土不服,或者有什么其他问题,这些秦阳都需要亲自过去看一看,才能够放下心来。
……
秦阳没有逗留在泾阳县的意思,不仅让泾阳县县令大松了一口气,也让跟随而来的文武百官,也跟着送了一口气。
毕竟这刚开始的地方就逗留那么久,那沿途走下去,还要经过那么多地方,岂不是秦王一整年都要在外面出巡。
虽然凭借着秦王的威势,将反对出巡的声音暂时压制住了。
其实那只是朝中大臣最后做出一点妥协让步而已。
毕竟你要完全反对秦王出巡,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大家的意思,就是既然没办法阻止,就干脆让秦王出去,但出去的时间不能过长,最好在半年之内,就得返回咸阳。
随行的官员当中,也就萧任作为丞相,还有叶腾作为将领没有被反对秦王出巡的官员谈过话之外。
其余随行的官员,不论是有职位的高官,还是无职位负责办事的吏员,都被各方大佬们隐晦的提醒过。
不能让秦王在路上耽搁太长时间,特别是不能让秦王在外面长久逗留。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咸阳竟然流传出,秦王有想要迁都到关东的意思。
虽然目前没有具体说,要迁到哪里去。而且都是外面一些小道消息或者酒肆在传,但听闻了这个消息的秦国大臣们,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随着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越来越快,咸阳这样偏安一隅的都城,很明显不符合即将拥有这个天下的秦国。
这一次秦王出巡,大伙就担心秦王会在出巡途中考察迁都的地点。
对于秦国绝大多数老臣来说,他们的田产,财富,家宅,几乎都已经砸在了咸阳以及咸阳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