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可以赈济一时,总不可能一直赈济着。
现在逃荒的逃荒,留在这里的人本就不多了,若是明年蝗灾再起,这里可真就要变成荒城了。
沈长澜也没有忘记正事,与宁可温存片刻便着手开始寻找彻底根治蝗灾的办法。
“我记得前朝古书里记载了一些对付蝗灾的法子。”宁可回忆起来。
沈长澜颔首,他之前学医时看过的几本医书上也曾经记载了许多蝗虫的弱点。
时不我待,两人开始各寻目标。
知府府上书房里藏了许多古籍,他当年毕竟也是读书人,虽然后来成了贪官,书却一直没少收集。
沈长澜则直奔城中的藏书阁,这藏书阁是当地的富户崔家建的,搜罗了各地稀罕典籍。
崔家当年也曾有人入朝为官,因无法适应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告老还乡。
后代不走仕途,而选择了经商,也是富甲一方,颇有名望。
这一次蝗灾,崔家也没有少施粥给贫寒人家发放银两,当地人都十分敬重他们。
得知沈长澜要来,崔家的家主连忙出来迎接,老太爷也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崔家的许多孩子都只听过沈长澜的大名,今日能够见到真人,全都一窝蜂地围了过来。
“沈大人长得好俊秀啊。”有小女孩低声道。
确实,沈长澜温润如玉,若是不了解他手段的人,都会以为他是一位谦和君子。
“我将来也想嫁给沈大人。”小女孩们笑着说了起来。
他们自以为声音小,其实大人们全都听得一清二楚。
崔家家主重重咳嗽一声,那些孩童才畏惧地站成一排,不再打闹。
“都是些娃娃的胡闹之语,沈大人请见谅。”
沈长澜自然不介意这些,何况他这一次来还是有求于崔家:“本官来此,是想借贵府府上的藏书阁一观。”
其他人早早便猜到他的来意,几人对望一眼,还是家主站出来:“沈大人此求,本不该拒绝。”
“只是,族中有规矩,为了防止子孙后代随意进出藏书阁,损坏其中珍贵古籍,每月只有初一十五才可以打开藏书阁。”
其实还有一条规矩,崔家的子弟里也只有嫡系才可以进入,看着沈长澜的面子上,他甚至没有提起。
沈长澜凝眉,眼神扫过几人,他能看出这些人并非故意蒙骗他。
越是大的家族,规矩便越是繁重严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管束家族子弟,使家族香火绵延不绝。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规矩有时也不免会成为阻碍。
前几日便是十五,想要崔家再开藏书阁,还要等上一旬。
他等得起,城中百姓却等不起,晚一日,对他们来说便是莫大的灾难。
“本官此次前来,并非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沈长澜缓缓说道。
崔家老太爷一点点挪到他身前:“老朽自然明白,只是也希望沈大人明白,规矩便是规矩。”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拒绝了,崔家家主面带歉意地道:“沈大人请回吧,等过些日子藏书阁开启时鄙人一定邀请沈大人第一时间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