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在。”秦衍走后,李歌城略略思索了一会儿决定还是将他叫进来解释清楚。
话音刚落,刘在立马推开了门,左手按着系在腰间的佩刀几个大步一跨来到书桌前,望着李歌城的眼神亮亮的。“大人吩咐。”
李歌城抬首看了眼刘在,脸上兴奋的神情一览无余半点不带遮掩。“方才是与秦大人谈论要事,故而离得近了些。可懂?”
刘在眼神往上瞟了一眼发现李歌城正直直地看着自己,赶忙垂下眼皮还小声嘟囔了句话。
李歌城手指微曲叩了叩桌面,气定神闲地说道:“想说什么便说,不必遮遮掩掩的。”若是刘在真误会了些什么······那些不必要的牵扯也只会拖累到他。
“您和秦御史要是真没什么那您也就不会在这儿跟卑职解释了。您这样就是那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刘在一溜嘴地说完又赶忙垂下头,像根呆呆的木头。
李歌城没想到一向老实巴交的刘在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无奈地问道:“你从哪儿听来的这番话。”
“我娘说的。”刘在搔了搔头,红着脸羞赧地说道:“我娘干了二十几年说媒的行当,看人说事的本领在帝都不说第一也当得上第二了。卑职也就听了那么一两耳朵。”
李歌城发出一声鼻音,似轻叹又似哂笑:“那你怎么没继承你娘的事业?”语气里有种轻松的感觉。
刘在也随意起来,微微放松下绷紧的身子拨弄着腰间的佩刀说道:“嗨,我小时候就在外面野,对我娘干的事情也没什么兴趣。哦,对了,就是能经常跟着我娘吃酒席······我娘也不想我干这么个娘们唧唧的事儿,说男儿就该志在四方、报效国家。”说着说着刘在不好意思起来,语调也弱了下去“所以我这不就来了咱们大理寺嘛。”
“那也不该啊,”李歌城语气淡淡的,神情也是淡淡的,让人看不清他在想什么。“报效祖国最好的方式不是当兵么,怎么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