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醒了,她在床上喊了几声妈妈,看妈妈只顾对着粪桶发呆,这孩子便自己爬下床,跌跌撞撞地就想下楼去玩。
苏小听察觉到动静,赶紧回过头,拉住女儿。
梯子又窄又陡,大人上下尚且得小心,何况一岁半连平地走路都还走不稳的孩子。
她给女儿穿好衣,梳好头,牵着女儿小心地下了梯子,来到楼下。公公李贵发坐在火坑边咳嗽着,抽着旱烟,烤着火。
不见婆婆刘春红的身影,大概又去地里忙活去了。
厨房灶上的大铁锅里,放着几个还有余温的蒸白薯。另一口大铁锅里,还有半锅热水。苏小听知道那是婆婆留给她们的早点和洗脸水。
她取过木盆,打了一盆热水,给女儿和自己洗了脸,吃了蒸白薯。
公公李贵发住的右厢房臭气熏天,估计空气里弥漫的全是病毒病菌,孩子去爷爷那里玩,只怕会被染上病。
她决定给公公打个招呼后,不进右厢房了,直接带女儿四处转转。
出去转之前,得先把那个拱着蛆虫的粪桶带下来,不然,万一那些小生物拱上床去了,那今晚上就别想睡觉了。
公公病着,婆婆不见人影,丈夫不在家,苏小听只好把女儿暂交给李贵发照看着,硬着头皮自己去处理那个粪桶。
有两只蛆虫已经爬下粪桶,正雄纠纠气昂昂地向床铺方向一拱一拱地前进。
苏小听既不敢用手抓它们,也不敢用脚踩它们
幸好上楼之前,她有备而来:她将厨房那把破扫帚和破铁铲带上来了。
她抄起扫帚和铁铲,忍住恶心,将那两个蛆虫扫进粪桶里。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粪桶顺着狭窄的楼梯,带下楼。
还好,桶外壁的粪便和污迹没有碰到她干净的衣服。
即便如此,她将粪桶放回茅厕时,也快要吐了。拿粪桶的手,洗了无数遍,快洗破皮了,她才罢休,转身去接女儿。女儿已经一岁半了,会走会跑。
苏小听一眼没看住,只见女儿跌跌撞撞地向茅厕方向跑去。
她惊得一身冷汗,连忙去追,那么大那么深的一个粪坑,如果孩子掉下去,会淹死的。幸好,在女儿快进茅厕前,苏小听及进地拉住了孩子,牵着孩子的小手,看了一会儿猪和鸡,又去河边走了走。
刚开始来李家村时,她一直最惊叹的,就是这里风景优美,但现在只觉得枯燥乏味,连个网都上不了,电视只能收看有限的几个台。
她非常非常想念北京。非常非常想念那从小长大熟悉的城市环境。
想起那四面漏风的房间、满是蚊虫的墙壁和散发臭味、涌动着蛆虫的粪桶,她觉得在这里多呆一天,她都会发疯。
她给丈夫李承业发了短信,只有四个字:“我想回家。”
“怎么啦?”李承业回复。
“就是不习惯,天气越来越冷了,我和孩子的衣服也没带够。”
“衣服我可以帮你们在这边买。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不,我一定要回家了。我明天就想走。”苏小听发送完这个短信,内心突然一阵轻松,是的,她要带孩子回家,不是她不陪老人病人,实在是这样的环境,她快要崩溃了。
晚上,李承业从工地上赶了回来。
他专门开了一辆工地上的车,接送苏小听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