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宋建华立马来了兴致。
冯舒城掸了下烟灰,理了理思路。
“从于阳的口中,他一共给我们提供了四条线索,首先,凶手的作案时间段,应该是赵鸿在第二次出去取餐时下的手,你估计一下,从赵鸿宿舍到福利院大门口,大概有多远。”冯舒城转头提示到。
“差不多两百米左右吧。”宋建华想了想后回答。
“一个身高一米七的正常人步行走完这两百米,应该需要三分钟左右,步伐快一点的也需要两分多一点,也就是说,留给凶手的作案时间大概是两分钟,两分钟投个毒,对于这个人来说,应该足够了。”
宋建华点了点头,想了一下,皱着眉又问:“那要是赵鸿他锁了门以后才出去的呢?”
“如果你从局里办公室三楼去往一楼取个快递,你会锁办公室门吗?”冯舒城笑了笑。
“也对,不过我感觉,这两分钟内投毒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吧,我做饭拌个调料也差不多得这么个时间,还有这凶手进出赵鸿宿舍时,为了不被赵鸿在远处发现,还有躲开监控的这些时间,应该也得刨出去吧。”宋建华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所以这就引出了第二条线索,恐怕投毒者很熟悉这种药物的性质,并且他可能也经常这么干。”冯舒城摸着左手腕,推断道。
“经常给人投毒?”宋建华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不,不是,我是说,这种药物本性是用来治病的,凶手肯定会经常接触这种药物,对药物有一定的专业类认知,而且,基于福利院里孩子的情况,有可能他在用这种药物给孩子做治疗时,会将药物掺到孩子的食物或者饮料中,已达到让孩子服药的目的,所以,他的手法肯定非常熟练。”
“这也太玄乎了吧?”宋建华不可置信的看着冯舒城。
“我那时在孤儿院里,有些孩子怕苦不吃药,阿姨们就会这么做,相信你家孩子不吃药的时候,你也这么做过吧。”冯舒城解释到。
宋建华又点了点头,但他还是不太相信。
“作案时间大概可以确定了,接下来就是第三点,这种药物是有味道的,要想投到死者的餐中并不被死者发觉,就需要口味很重的食物,赵鸿点餐的习惯,并不是一定的,有可能今天点这种餐,明天就会点另一种,所以凶手不好提前判断赵鸿今晚会吃什么,但是从以上的推断来看的话,凶手一定提前知道了赵鸿点了什么外卖,继而准备好了动手投毒。”
“这能说明什么?”宋建华手中烟的火头都燃到烟屁股了,烟灰都挂了老长,却还未发现。
“一般人点了餐肯定不会到处宣扬自己点了什么,除非有人问起来,不熟悉的人你可能会因为无意识的心理防御,只会和他说我点了一份外卖,而熟悉的人你可能就会和他说你具体点了什么。”
“我们可以就一般思维来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赵鸿在福利院下班之后回到了宿舍继续写他的论文,然后有人刻意进来问他吃没吃过饭,他会说他打算继续吃外卖,并且说了自己点了什么,然后这个人和他闲聊了一会,就去准备实施作案了,如果按照我们设想的剧情来发展,这个人和赵鸿的关系是应该比较近的,起码也是赵鸿不会将此人作为心理设防的对象。”
宋建华听得正出神,突然被烟屁股烫了手指,嘶了一声,赶紧将手中烟头摔到地上踩灭。
“那第四点呢?”宋建华揉搓着烫红的手指,赶紧问到。
“将前面三点串起来后,我们可以得知,凶手经常使用这种药物,对这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十分了解,且在投毒后难以被发觉,凶手和死者的关系也是比较接近的,最后这一点最重要。”冯舒城将手背到身后,看着宋建华。
“咱们提审于阳前猜测过,死者死亡当天,一定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才引得两位凶手几乎同时出手,刚才于阳也说了,赵鸿出来取餐的时候,似乎很开心的样子,也就是说,出事是肯定出事了,但却是让赵鸿高兴的事。”
“乖乖,这就说的通了,你的意思是,只要我们查出当天发生过什么事,是对赵鸿有利而对别人无益的,就可能会查出凶手是谁?”宋建华恍然大悟。
“这种可能性很大,结合前边的线索,应该很快就能确定凶手。”冯舒城说完上句,下句立马转了弯,“但是,一切都是我们的猜测和推断,对于任何事,决不可妄下断论。”
“这我懂,但至少我们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不是吗?”宋建华听了冯舒城这一席话后,对于这个案子的阴霾情绪一扫而光,开始兴奋起来。
“那我们现在就去福利院吗?”
“不,现在还有点早,我们等快午饭时间了再去。”冯舒城看了下天色,缓缓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