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从李自成义子开始 > 第346章 士林风骨

第346章 士林风骨

当江南士林二字跟风骨联系在一起时,多多少少显得有些讽刺。

钱谦益和阮大铖自然听懂了李晟的潜台词,他的确想要士林的顺从,但是前提是在他的游戏规则下,而非江南士林自以为的规则。

当然,这在钱谦益和阮大铖看来多少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因为这并不是一个过分的要求,而是过去上千年以来君臣共治所达成的潜规则。

所谓士林,即士大夫。

宋朝熙宁四年,曾经发生过一则小故事,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但是却揭露了君臣共治背后的真相。

当时大宋朝廷中枢正在进行一次御前廷对,宋神宗召集两府宰执,原本在讨论镇压庆州军队叛乱一事,但是在这个争论的过程中却演变成了新旧两党对当前新法的争论,最后双方争执不下,就变成了宋神宗和旧党领袖文彦博之间的互喷。

于是有了一段十分经典的对话。

大宋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神宗当即说道:“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

文彦博当即回答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一点,双方之所以争论,纯粹是所代表的利益阶层不同。

其中宋神宗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呢?是大宋赵氏江山的安稳。

而旧党文彦博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呢?是维护官僚地主的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士大夫阶层。

在社会矛盾剧烈激化的环境下,宋神宗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核心诉求是维护大宋的江山社稷能够继续延续下去,那么就必须要要富国强兵,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民变,就要减少对百姓的进一步盘剥,将目标转移到官僚阶层上来,让士大夫阶层出点血。

于是,文彦博便站出来说了一句大实话,皇上你的大宋江山可不是跟老百姓一起共治的,而是跟我们士大夫共治的,我们才掌握着大宋江山的另一半权力!

之所以出现这一幕,并非是因为偶然,而是有其背后的发展原因。

在士大夫得以成为核心之前,华夏政治舞台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政治力量,其中包括外戚、宗亲、勋贵门阀等等,这些贵族门阀与皇帝一起共治天下,在一个盘子里分饭吃。

这个盘子,在唐朝被称之为均田制和租庸调税法,属于唐代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

在唐中叶之后,均田制崩溃,租庸调税法也基本宣告破产,其根本则是土地所有关系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税法无法继续维持帝国的运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