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正德日不落 > 第167章,富了盐商,穷了皇帝,苦了百姓

第167章,富了盐商,穷了皇帝,苦了百姓

江南地区的大盐商一个个背后都霸占了大量的盐场,像提出纳银开中的叶琪叶家,他们就霸占了六七个盐场。

这六个盐场里面的盐,除了他们叶家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提不出盐来,而他们叶家只需要花点银子卖一点盐引,然后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提盐出来,转手一卖一斤盐赚十文。

你说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大盐商能不富吗?

一个个都富甲天下,比朝廷都有钱。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成为这样的大盐商,这些大盐商的背后都有极其庞大的背景,基本上每一个人的家族在朝廷都有人。

或是自己本家出去的子弟,在朝中为官,又或者是自己本家联姻的人,又或者是自己的同乡等等之类的,总之每一个都有着非常庞大的关系网络。

再加上又打通了地方的每一个环节、盐场的上下等等,所以他们这些人缴纳了银子拿到了盐引,才能够从盐场里面将盐给拿出来。

但总的来说,大明的盐政制度到了现在,已经变成了这些盐商集团的私人利益,变成了他们的禁肉,除了他们之外,任何人都很难插手进去。

即便是天子想要插手进去都很难、很难,因为朝堂上有大量的大臣在替这些盐商集团发言,什么祖制、什么与民争利、什么国本,反正就是想方设法的组织改革盐政,组织外人插手进这个利益体系里面。

在地方,盐道官员、地方官员、盐场的官吏等等也都是他们的人,纵然是天下派人来查,也是查不出什么东西。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一旦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甚至于还可以直接不配合你,让你纵然是有天大的本领,你也休想在地方施展开来。

在这个体系当中,朝廷收不到税银,百姓吃着昂贵的盐,几十文一斤,有些地方甚至于上百文一斤,如此昂贵的盐实在是罕见。

同时盐场里面的灶户也是最苦逼,因为户役制度的限制,所以他们世世代代都是灶户,只能够在盐场里面一天到晚没日没夜的煮盐。

管理盐场的官吏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都会拼命地压榨这些灶户,本来规定灶户一天只能够工作四个时辰,可是官吏为了多出盐,可能就会让这些灶户一天工作六个、七个时辰。这些多产出的盐自然是不会上报给朝廷的,自然而然也就进了他们这些官吏的口袋了。

至于灶户,谁会在意他们的生死?

真正受益的就是这些盐商,大大小小的盐商,一层层的盐商,一个个富可敌国,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

总结起来现在大明的盐政就是富了盐商、穷了皇帝、苦了百姓。

很多盐商家族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家族,但是因为和盐扯上了关系,迅速就壮大起来,变成了一方豪族。

这些盐商家族又很清楚维持自己一切的根源,所以这些盐商家族又会不断地兴建私塾,支持自己家族的子弟读书考科举。

又或者是将自己家族当中的女子嫁出去,嫁给那些读书人、嫁给上下的官员;还有就是投资自己的老乡,自己家乡有读书人进京赶考什么的,他们都非常乐于出银子资助,非常喜欢结交这些读书人。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时间一长,慢慢地就会形成庞大的关系网络,这也是明朝中后期东林党形成的根本原因,江南地区的读书人本来就厉害,出的官员多,现在又是各种支持,老乡帮老乡之类的,慢慢的就形成了党争,斗的你死我活,争权夺利,根本就不顾江山社稷。

至于大明的皇帝,机灵点的还知道利用厂卫的力量来制衡这些文官,傻乎乎如弘治、崇祯之类的,那更是直接被这些文官们忽悠到死。

皇帝要银子没有银子,国库饿死老鼠、内帑连老鼠都懒得光顾,要权力也基本上都被文官们所把控和限制,即便是换了一批文官依然还是老样子,想要做点事情,根本就不可能。

这样的大明朝不灭亡都是奇迹了!

朱厚照对这一切自然是洞若观火,身为一个穿越者,再加上历史爱好者,对于明朝的这种情况可谓是非常的清楚。

甚至于比眼前的杨廷和、王华、刘忠、刘瑾等人更加的清楚。

杨廷和只是看到了这长芦盐场的消息一传开会遭到朝着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他却是没有看到盐政背后关系着大明朝的国运。

如果一直让这样的盐政制度持续下去的话,大明朝将不可避免的走上历史的老路。

现在是弘治朝,朱厚照有心要改,还是可以的,有希望成功的。

毕竟现在党派还没有形成,党争还没有,江南地区的盐商也还没有到明后期那般强大,天子的力量还很强,朝中正直的大臣也有不少。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真要是等到明后期的时候,盐政这一块根本就没办法改了。

到时候朝廷收不到银子,百姓吃着昂贵的盐,最终却是便宜了中间的那些盐商。

“能掀起什么波浪?”

“不就是那些盐商集团的代言人强烈反对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朱厚照看了看眼前的咸鱼工厂,很是淡定的说道。

如果自己都没办法插手盐的话,那这天下还有人可以插手进去吗?

只要弘治皇帝不被忽悠瘸了,这盐政要改还是可以改的。

插手不进现有的盐政体系,那就掀桌子,另起炉灶,再从新弄一个盐政制度出来。

以长芦盐场为试点,以后实行私人盐场制度,将朝廷的盐场逐渐全部的废除掉,再废除灶户,允许私人办盐场,根据这些盐场来收税。

这样确保朝廷税收的同时,各个盐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也可以降低盐的价格,让老百姓吃上更廉价的盐。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当然核心还是要自己牢牢的抓住长芦盐场,将大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至于这些盐商制度,朱厚照心里面早就已经想要收拾他们了,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自己还没有当皇帝,没有掌握大权。

等自己登基之后,大权巩固了,到时候这些盐商一个不会放过,尤其是那个叶琪的叶家,更是如此。

妥妥的一个大蛀虫,吸食大明的血液,还崩坏大明的制度。

“我所做之事皆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我大明的亿万百姓,只要需要对得起大明的亿万百姓就可以了!”

朱厚照信念非常的坚定,也是让一旁的杨廷和、王华、刘忠三人顿时就无话可说了,想想太子所做的这些事情,还真是如此。

“公子,公子!”

“鲸鱼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往京城出发了。”

这时,石七急匆匆的前来汇报道。

作者题外话】:三章万字更新奉上,求票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叶尘苏傲雪叶飞唐若雪叶飞袁静阮柒席玖简初戚柏言安浅年谨尧林天萧馨儿白明微风轻尘林羞寒蔺君网游:开局掠夺不死神凰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