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上次与袁易见过面的中年编辑率先开口道:
“袁易,那我们现在就在这里开始?”
袁易回道:
“对,没错,就在这儿。”
“那好,我这边准备了好了一些问题,你先看一下,然后我们开始访谈问答。”
《山花》编辑边说边把手中的一份稿纸递给袁易,却不料袁易把递过去的稿纸又推了回来,摆摆手说道:
“不用,我这儿有,你就按我写的问题问吧。”
说着,袁易就从包里拿了几张稿纸往《山花》编辑的手里摁。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就是你之前说的落实到纸面上?你已经落实了?”
袁易两手一摊道:
“对啊,还省事了。”
中年编辑摸摸下巴,一想也是,还省事了,只不过好像有种被套路了的感觉。
袁易交给《山花》的手稿就是把已经发出去的那份创作谈改成了对话体裁,基本没做什么改动。
倒不是说袁易对《十八岁出门远行》没什么见解,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可以写,而是不想让外界觉得他是个胡扯淡的作家。
先锋文学本来解释起来就是满口唾沫,先锋文学的解读是不需要像小孩子一样一直追问下去的。至少《十八岁出门远行》是这样的。
一直问,问到最后,作者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前世的余华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你非要把细枝末节都问清楚,他自己也只能是不知道。
况且《十八岁出门远行》一共才四千多字,而袁易现在写出来的创作谈字数已经远超原文字数了。如果还要去写一篇内容完全不同的创作谈。
那么两篇创作谈绝对有一篇是在纯粹扯淡。
留下如此文学印象在这个年代,至少最近几年是不大好的。过两年风气一新后,袁易就可以开始放飞。
《山花》编辑拿了手稿,准备寒暄两句走人,下意识问道:
“诶,袁易,考得怎么样?省状元是不是十拿九稳?”
袁易故作叹息。
“唉~”
编辑以为袁易考场失利,见状连忙安慰道:
“袁易啊,是不是考差了?你别伤心,我看准了,你是有才华的!
不行明年再战高考,再不行,以后好好写小说搞文学,绝对比那什么导演有前途!”
虽然是在安慰,但编辑还有点暗喜,他感觉自己为华夏文学做了点什么!让一个文学才子回到他应该在的轨道上!
袁易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考差了,而是考得太好了,我有点担心在以后的作家圈子里,我会和圈内人有距离感。”
“……”
《山花》编辑感觉心好累,为什么总感觉跟袁易说话很累,老是被装到,老是被套路到。
袁易见气氛僵住,出言打破了安静的空气。
“行了就这样吧,记得到时候把稿酬给我。”
“等编辑部校对完稿子,核算好字数,你直接到编辑部拿钱就是,大概下午或者明天早上吧,也就这几天大概就能见刊了。”
袁易想了想,点点头。反正现在兜里的钱足够用,也没必要死催着要钱。
编辑怕袁易不知道编辑部在哪,又继续提醒道:
“哦,对了,我们编辑部在……”
“不用多说,我知道在哪。贵阳城也没多大,一个资深背篼是认得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