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十里铺大队的中午饭。
给那些哭的双眼红肿、虽然停住了哭,但还时不时哽咽不止的新晋社员们。
吃的是陕北杀猪菜。
里面不仅有肥膘肉、猪血猪大肠这些东西。
而且还加了土豆、清涧粉条、社员们自制的老酸菜,不仅油荤足而且酸爽开胃。
主食则有杂面馍馍,和杂粮饭两种,可供他们自由选择。
——这个时期,无论是下馆子还是在自个家吃饭,要想不掺一些杂粮、粗粮进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城里人也一样。
他们拿着《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凭证》去粮站门市买粮的时候,人家那也是按照4:6的粗细粮比例,搭配着卖。
有些地方。
甚至粗粮占到了7成...在这种情况下,谁想要吃纯纯的白米饭,纯纯的白面馒头?
恐怕只有极少部分人,才能有那么大的本事了!
等到52名新社员落座。
大队长老赵做了个简单发言,由他代表三十里铺全体干部社员,对这些新加入的人,表示热烈的欢迎之后。
随后老赵大手一挥,“同志们,开饭!放开吃,别急,锅里还有...”
“呼噜噜——”
伙食团里,顿时想起阵阵狼吞虎咽的咀嚼声、吞咽声...
这些新社员悲伤归悲伤,但日子好歹还得继续不是?
再加上人家三十里铺大队,厚道!
没有把这些人往外推不说,反倒还拿出这么好的东西,来招待大家伙?
在这种情况下,谁要再扭扭捏捏的,那就没劲了...对吧?
于是。
伙食团里的人个个化悲痛为食欲,怀揣着只要人没死、那就往死里吃的悲壮气势。
吃的那才叫个生猛、那才叫个凶狠!
等到大家肚子里有了货。
老赵身为三十里铺大队,最为主要的负责人。
他当然得亲自临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做一番走访慰问...哪怕老赵手里还拿着馒头,嘴里还叼块骨头。
那也丝毫不影响,他这副平易近人的好干部形象...
“同志,我看你的精神头还挺不错的...嗯,很好,你要化悲痛为力量,尽快摆脱过去的阴影。
勇敢面对新生活,放下思想包袱,全新的姿态准备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
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同志,你一定要节哀呀。”
那汉子嘴里咀嚼着馍馍。
满是诧异的抬起头来,“谢谢领导您的关心和关怀...可我,我不哀伤呀!”
“嘶...我说你这位同志,是不是受的刺激,受的太大了?”
这汉子的回答。
让老赵着实吃了一惊,“面对家园尽毁、痛失...算了,过去的伤心事就不提了。”
“领导,我向您坦白...我真的,不悲伤!”
那汉子憨憨一笑,“我打小就是个孤儿,一直就住在生产队的牛棚里,帮着放牛。
后来在生产队干部的帮扶下,我和村里的春花处上了对象...”
汉子指指他身旁正忙着吃东西、胳膊能跑马、腰杆比水桶粗的年轻女子。
“喏,这就是我对象,韩春花同志。”
晕!!
跟在老赵身后的叶小川,这次算是听明白了:眼前这汉子打小就是个孤儿。
在这次洪灾中。
他自个安然无恙,甚至连他的对象,也好手好脚的活了下来。
面对他这种、相比起别人来说,已经是好的不得了的结局...这汉他确实没什么值得好哀伤的!
这汉子。
他当然有站在生命之巅,嘲笑死神无能的资格。
相比起那些现在还漂流在无定河中,苦苦挣扎求生的可怜人来讲。
只有他们,才是还依旧跪在死亡的边缘,正在拼命寻找着任何一丝丝活下去的可能...
第一个慰问对象,就选择错误了的老赵。
刚才他向冉婷,好不容易学来了一套比较时髦的说辞...
结果...哎!
看来。
人家叶知青经常说的那句‘有些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果然是有道理的呀!
无奈之下。
老赵只好俯下身问,“同志,你对我们三十里铺的安排措施,可还有甚不满意的地方吗?”
“没,我,我太满意了!”
汉子‘咕咚’咽下嘴里的食物,很是感激的站起身来。
“三十里铺的领导干部和乡亲们,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
“我漂在洪水中的时候,当时...向神神许愿,我都不敢这么许!”
汉子眼中泛泪:
“我怕我许的愿,实在是太过贪心了,会把庙里的神神,都给吓的撒丫子就跑哩!”
“呜呜呜...”
说到情深处,一直就没掉过泪的这个汉子。
此时终于放声哭了起来,“感谢脂米县ZF,谢谢三十里铺的领导...谢谢乡亲们!”
‘噗通——”一声。
汉子跨出长凳,一下子跪倒在地,“感谢新社会,感谢各位领导,感谢三十里铺的乡亲们!我刘二奎,给你们这些恩人,磕头了!!”
“我给恩人们磕头了!”
一呼百应似的。
汉子这一举动,立马引的伙食团里的男女新社员们纷纷效仿,个个都跪在桌子边...
磕头如同捣蒜!
由于这些新社员人数众多,大家伙感恩的心意也诚。
一个个的。
都在那里拼命的下跪磕头,都在以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感激之情。
这下子!
搞的大队长老赵和叶小川、冉婷几个,手忙脚乱,那是拉都拉不住啊!
好不容易等到事情平息。
这些新晋社员吃完饭,叶小川趁着空档,主动找其中一部分青年男女聊了聊。
最终却发现:
在这52位新来的社员当中,真还没几个适合做化妆品推销的姑娘。
只是一个个的,身体素质倒还不差。
要是让她们去干干农活、出去揽工当当小工啥的...那还不错。
但要让这些...似乎好像是从蒙古高原那边,被洪水冲刷而来的姑娘们,去做化妆品销售工作?
那恐怕就有点赶鸭子上架了...
只因做销售的人。
不仅外貌要过关,要心理素质过硬,接受能力强。
而且身上还得有股机灵劲,做事情有眼色,得会随机应变才行...
而眼前这30来位年轻婆姨、大姑娘...质量显然不行,根本不具备做销售工作的基本素养。
唉...看来,还得另外想办法才好!
反正通过叶小川的观察和初步接触,已经认定第一批52位新社员之中。
确实选拔不出来几名合格的女销售员。
就只好教教这些新社原理,那些汉子、年轻后生学着怎么弄“新式节能灶”。
然后安排一些婆姨女子。
让她们先跟着那些汉子,出去帮人修建新式灶台,赶紧赚点零花钱、买卫生带的钱再说吧!
至于以后。
这种节能灶已经得到大面积普及,再也揽不来多少生意了,又该怎么办?
那也不怕!
反正三十里铺大队有的是新增土地,正愁人手短缺,没人去种呢!
而假如到时候。
脂米县里,甚至是俞林专区又强行给三十里铺,安排过来大批的受灾群众该咋办?
怕个毛...大不了,再开一家劳动密集型的集体企业就是了!
在这个时期,是属于物资短缺时代。
任何商品都是凭票供应,只要手中有货,是根本不愁卖的...
只要能顺利办厂、能得到上面的大批计划内的物资供应。
但凡这些厂子里能生产出,质量比较好、款式很新颖的产品来...那就根本不愁卖!
大家都抢着要!
甚至还要托关系、走后门,他才能买得到...
这个时期,对于叶小川来说,那就相当于是一张白纸,确实是非常好作画的。
只要自个儿手头上有人、只要能弄到紧俏物资...还怕三十里铺大队,会遇到发展瓶颈?
——这才哪到哪啊?
想想华西村,想想南街村,想想大邱庄...
现在的三十里铺集体经济。
比起人家那些庞然大物来,只能算是小虾米,属于草创阶段、连起步都算不上...距离集体经济发展的天花板,简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安置的这第一批人。
整体素质倒还可以,但她们的个人形象和素养,似乎还有所欠缺。
既然在她们之中,实在是挑选不出来几位能担任销售工作的人才。
那就让她们各尽所能,做最适合的事情吧!
于是。
整整一下午。
叶小川就留在1号沟壑里,耐耐心心教这些新社员们。
怎么才能弄出一座空气流通顺畅、柴禾燃烧完全、热能利用率高的新式节能灶台?
这些新晋社员。
或许他们身上存在章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但不得不承认:
他(她)们足够努力,对于学一门能改善自个儿生存条件的手艺,有着强烈的渴望和干劲。
只要有了这种心态,这种干劲。
对于修建灶台这种、并不是很复杂的手艺,哪还有学不会、学不好的?
一边教这些新社员手艺。
叶小川一边和大队长老赵、与妇女队长商量,该怎么收取他们出去揽工赚钱的“管理费”?
一刚开始的时候。
为人厚道的老赵建议:干脆参照别的生产队,向那些出去用技术赚钱的社员们,收取的管理费的标准。
然后适当的给他们降降、少收上一点点钱就行了。
而妇女大队长的意思也差不多:不收这些新社员的管理费,一个是不符合政策。
二来呢。
妇女队长担心不收管理费,会引发老社员的效仿。
使得他们也跑出去揽工赚钱,结果还不向生产队交钱,那岂不乱套了?
所以妇女队长建议,向他们多多少少收点管理费,意思意思就行...
但叶小川却不这样看。
?——第503章——?
《大队长恐怕要遭》
“升米恩斗米仇,恩惠不宜施加的过猛。”
叶小川与老赵、妇女队长,站在沟壑之中的土窑外斜坡上。
望着乌泱泱一大片,在这次狂风骤雨中基本上没怎么受损的、绿油油的玉米苗。
悠悠开口了,“这些新来的社员...是,他们确实很穷,穷的一无所有,绝对算得上是赤贫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是新晋社员、是初来乍到的新人。”
“这个时候的他们,对整个三十里铺的乡亲们心怀感激,身上充满了干劲。
新社员巴不得赶紧赚点钱,一个是好改善他们自个的生存条件。
另一个,是好回报三十里铺乡亲们的这片恩情...所以在这个时候,是最好给他们立规矩、重新塑造他们的价值观的最佳良机!”
叶小川开口道。
“初来乍到,一刚开始的时候,对他们的管理不宜太松,反而得管严一些!
要不然,等他们以后成了老油子。
养下了老社员身上那些磨洋工、偷奸耍滑,自私自利、只考虑个人得失,毫不考虑集体利益的毛病...那可就不容易掰回来了。”
生产队的社员。
他身上有可敬可爱之处,当然也会有缺点...而且这种缺点还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的。
比如说。
不少社员会瞅住一切机会,‘顺走’集体的财物。
就像工厂里的那些工人“爱厂如家”,他们同样会把厂里的东西往家里‘顺’一样。
这种现象实在是太普遍,大家对此早就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工厂是我家、集体爱大家么!
既然是‘我家’的,既然那么‘爱我’...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呢?
千万别说社员们,觉悟很高,很是热爱集体财产,别说他们不会‘顺’生产队里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