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基本就算分配住房了,而且住房条件还算好吧!
但也有不分配住房,但是就算没有住房,也会有官舍,只是条件就不能太挑了。
但这种官舍基本上是历朝历代都有。
京城里都是京官,京官数量又多,本地人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当官,衙门地方也太小了,更替又快。
所以京城里的衙门只能做为临时住所,类似于现在的值班休息室,谁当值了就谁住。
京官似乎也很少有买房子住的,大部分是租,说的是寒门农家,官宦世家子弟搞来一套宅子还是没问题的。
辈辈开荒不如十年寒窗,十年寒窗苦读又比不过三代从商(累世官宦)。
官衙的住宿条件只能说是一般化,房顶瓦片脱落被发现到报到工部找人维护怕不是要一年半载,真实情况可能更糟。
估计在任官员住的都不咋的,得世代为官攒下钱财然后致仕后,才好大修大建,后代就住上好房子了。
最让李宁安苦逼的就是怎么轮都轮不到他,吃屎他都赶不上热乎的,若是早生二十年就好了。
显而易见京官多了去了,有的人在任上挨到致仕都没等到这种公房下来。
京城官员的住宅与后世完全没法比,本来京城就这么大,好赖是给官修的宅子,那可小不了,又不是开国初了。
官员渐长,早就没地方新修了,官员们并不是不能将就,但现在社会风气就这样。
官员宅邸就是仕林中人的体面,官员住的差了或是官阶低了住的太好了,都会被人喷。
朝廷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官员和商人购置宅邸,可架不住人家兄弟姐妹多呀!
好嘛,说是这座宅子低于举人功名不得购买,那就借那些不住京城的同年门生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可就苦了李宁安,那真是一房难求。
按照惯例皇上大多会为新科状元赐宅,可也说了那是惯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先帝为了给几个儿子在京城置府,可是圈了不少地方,内府库都缩水一圈,庆宁帝是真的赏不动了,庆宁元年那科的状元赐宅都未曾过问一句,就当是忘了。
李宁安当时还想皇上给诰命一送就是两个,咋这么大方,一打听算是明白了,诰命名誉和几套夫人服饰顶多五十两银子,皇上大方点面子也就过去了,省套宅子。
在买宅子与租宅子之间成了李宁安思索的老大难问题。
牙行一般分为“官牙”和“私牙”两种,如字面上的意思,“官牙”是由官府出资经营的,位于正阳大街上的泾阳牙行就是如此。
若换作平常,李宁安肯定不会往这边来,可昨日买店铺的牙子悄悄透了个消息给他,说是这两日泾阳牙行拿了好些衙门没收的产业出来挂牌售卖,让他有时间可以自己过去那里看看。
那牙子之所以会提起此事,还是因为这些时日李宁安常去他那边打听宅子的缘故,而且先前还在他那买过铺子,所以就做了顺水人情。
李宁安想买的是二进带东西跨院的那种,可这种样式的宅院在京城最是畅销,且也很少会有人家拿出来卖。
所以这些时日李宁安转了好多家牙行,都没找到有合适的。
过去的数月多时间里他可没闲着,状元所作的字画可是买了不少,文魁的墨宝自然不愁人买。
但这事不能做多了,一两月漏一幅就成,若是当成了生意,那就有些掉价了。
李宁安利用这个机会又攒了不少银钱下来,再加上先前的那些,如今在他手上,已有近八百两的银票存着了。
这么多银票放在会馆里,李宁安肯定不放心,可把银票存在钱庄又觉得没这个必要,于是便有了买宅子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