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十三岁的贝莉卡·韦恩而言,世界上的人分为三种:哥哥、阿尔弗雷德、还有其他人。 阿尔弗雷德是位技能卓越的管家,家里的所有事项几乎都是由他负责。贝莉卡觉得自己之所以能过的这么舒适安稳,感谢名单上的第一位就是阿尔弗雷德。而拥有的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他也教了贝莉卡很多东西,比如表演、医术等等。 后来的贝莉卡思考过这个问题,阿尔弗雷德对她来说应该是处在‘家人’的位置上的,养育她、保护她、教导她的阿尔弗雷德在某种方面而言,填补了她自幼空缺的‘父亲’的职位。 而哥哥,处于一个更特殊的位置。 最开始的时候,贝莉卡心中尚且没有那么明显的分别,这就要提到当时的外部环境了。因为韦恩集团的掌权人毫无预兆的死亡,哥谭也陷入了不大不小的动荡之中,先不提变得更加混乱的哥谭的环境,这两个年纪轻轻就继承了诺大一笔遗产的两兄妹已经被推到了一种很危险的境地里。 毕竟年纪幼小几乎能和易于哄骗画上等号,而他们所拥有的财富足以让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尝试一下,毕竟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而成功了的回报则足以让最理智的人也陷入疯狂。而这甚至算是比较好的了——想要绑架两个孩子的人也绝不在少数。 这种时候,连布鲁斯尚且休学了半年多的时间以避开外界的纷纷扰扰,何况还要过上三周才刚刚满周岁的贝莉卡? 这样的处境下,阿尔弗雷德根本不敢信任其他人,所以在贝莉卡一直到上小学的六岁之前,一直在管家和哥哥的看护下长大。 换句话说,在贝莉卡上小学之前,她几乎一直呆在韦恩大宅中,所能接触的人几乎只有阿尔弗雷德和布鲁斯。 要贝莉卡自己来看,就是她被担忧太过年幼的她会遭受什么伤害的兄长和管家藏在了唯一确定安全的韦恩大宅之中,像是童话中被好好保护在玻璃城堡里的公主一样。 但为此,纵然觉得这是对于贝莉卡而言最好的选择,布鲁斯和阿尔弗雷德也难免为此对贝莉产生愧疚之情,这也在他们日常对贝莉的态度中体现的出来。 贝莉卡有一种近乎与生俱来的直觉——她能轻易的察觉出其他人对她的态度,并能在众多选项中轻而易举的选择对于自己而言最好的的那个。 这也是她比起阿尔弗雷德更亲近布鲁斯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阿尔弗雷德要忙的事情非常多,另一方面就是她敏锐的感觉到了,比起阿尔弗雷德,哥哥对于自己多出的那种堪称奇妙的纵容。 举个例子,假如她想要用油画棒在墙上涂鸦,阿尔弗雷德会对她说“这可不是一位小淑女该干的事”或是“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在画布上画画”。可假如是布鲁斯——他就会在贝莉卡探不到高处时抱起贝莉卡让她继续画,在贝莉卡画完画以后对着花花绿绿的墙壁寻找其中的亮点(贝莉的这个地方用色非常巧妙之类的)夸奖贝莉卡,最后还会对阿尔弗雷德说“这是我干的”并且负责处理掉贝莉卡留下的这一片狼藉。 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贝莉卡小时候也没有那么熊,顶多只是给哥哥的头发扎几个小辫子。每当贝莉卡拿着五颜六色的一堆皮筋发卡去找哥哥时,布鲁斯的常见做法基本就是一边无奈的对贝莉卡表示“这是最后一次”,一边把贝莉抱到沙发上,自己坐在沙发下的地毯上找到贝莉卡舒服的姿势把头侧过去以后再继续自己要做的事。 你瞧,这简直不能更明显了——每一次都是‘最后一次’,然而每一次都还有下一次。 在这仿若城堡的旧宅中,布鲁斯简直是把自己的妹妹当做是公主在宠爱。 不过从小,比起这些‘幼稚’的游戏,贝莉卡就更喜欢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在识字以后,她的日常几乎就是在哥哥身边读书。当然,后来的她也发现了,她之所以沉迷于读书,是因为对于当时的她来说,书本是她能了解知识的最好来源,而她之所以喜欢了解新的知识,是因为她当时的潜意识认为——这些知识可以让她变的更强。 贝莉卡说话和识字都很早,阿尔弗雷德在用识字卡片教会贝莉卡基本的单词后,贝莉就开始捧着书读了,从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面的流畅自如并没有花多长时间。 所以那时候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布鲁斯在从瀚海的资料中试图查找出父母遇害的理由或是学习与此相关的知识,贝莉卡就在他旁边拿着本书翻着看。 布鲁斯开始时一直以为贝莉卡只是在翻书玩,毕竟贝莉卡看的书太杂了,从简单的童话绘本到晦涩的哲学著作,从布鲁斯放在一边的调查资料到书架上放着的过时的怪奇小说都在贝莉卡手中出现过。 直到有一天,布鲁斯试图在一大堆资料中找到自己曾经看过的某篇报表时,得知他要找什么的贝莉向他说出了那篇报表的所有数据,而在他找到那篇报表后,发现贝莉卡说的一字不差。 自从发现自家妹妹很可能记忆力超群后,布鲁斯就开始试探贝莉卡的才能,于是他很快就发现,贝莉卡不仅仅是记忆力出众,她的学习能力也一样突出——她不仅仅记住了她所阅读过的书本内容,甚至理解了其中大部分的知识。 然后,兄妹之间的相处时光就有一部分分给了两人对于同一本书或是相同知识的讨论研究。 虽然经常得到‘贝莉真聪明’这种类似的评价,但贝莉卡此时并不曾觉得自己有多么与众不同,也不曾认为哥哥和阿尔弗雷德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毕竟特殊这件事的重点是在比较上。有人对你态度糟糕,你才能发现别人对你的好;发现自己所处环境的舒适,也是因为你遭遇过让你难受的地点;你觉得某个人聪明,也得是和其他人比较过后才能发现;哪怕是一见钟情这种事,不也是你看见的这个人的某些特质比起你以前见过的人都要更戳你的点? 于是此时,被哥哥和阿尔弗雷德全心全意宠爱着的贝莉卡小公主开开心心的望着玻璃城堡外的天空,满心满意的认为外面的世界和城堡中一样美好。 不过很快,第一次准备接触同龄人,高高兴兴的去上学的贝莉卡就发现了自己的失误。 当时准备上小学的贝莉卡甚至提前准备了许多种不同的话题: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哪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起的内部原因?油画中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莱克斯公司新产品营销的最新策略?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实际运用等等等等,自觉考虑到了每个领域的贝莉卡小朋友想着书里描绘的友情的美妙之处,给自己立下了要交十个以上好朋友的终极目标。 然后就焉了吧唧的回来了。—开始还很顺利,和周围的小盆友自我介绍时大家都很友善,但当大家聚在一起准备聊天时,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大家聊得问题在贝莉看起来简直幼稚的可怕,而当贝莉试图转向自己希望能和其他人讨论的话题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贝莉卡能明显看出来,在她提出话题以后,周围的同学眼睛里都写满了“这个人在说什么?”这种话。 顽强挣扎了几天,甚至偷偷跑去高年级试图找到能像哥哥一样和自己一起聊天的人的贝莉卡才不得不承认,可能自己和哥哥才是不同寻常的那一边。 光是这样双方不能相互理解的话,贝莉卡似乎也还勉强可以忍耐。 然而却并非如此——这世间总对与众不同之人格外苛刻,而尚且不懂收敛自己的特殊之处这年幼的女孩很快也感受到了这一点。 “老是在说一些理解不了的话。” “这个人不是很奇怪吗?” “她出生没多久父母就死了。” “之前她问的问题老师也回答不了。” “每天都在看一些厚的可怕书。” “……这个人,是不是哪里不对啊?” “她真的和我们是同龄人吗?” “听说她的父母就是因为她才死掉的。” “……简直像个怪物一样” 困惑、流言、暗处的窃窃私语、孤立、排斥…… 而对于过于敏锐的贝莉卡而讲,这一切她都一丝不漏的感受到了。 可是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合上自己手中的书,排除掉自己最开始的想象和对书中描绘的世界的向往以后,重新评估了城堡外面世界的贝莉卡面对来接自己的阿尔弗雷德露出了微笑。 不过是一群完全无法理解我的人类罢了,他们干什么与我何干呢? 毕竟,世界上只有哥哥和阿尔弗雷德与众不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