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窗外正在下雨,一个星期前也是这样。
怀城的天气总是如此。尤其春夏交接时,阴雨连绵,温度也捉摸不定。
但不同的是,一个星期后的今天,我终于和蕙子又坐在了一起。
失而复得的感觉,比初得时更加惊喜,还多了几层分开后的想念加以牢固,让我更加珍惜以后和蕙子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不过令我更惊喜并且感动的是,竟然是蕙子主动找班主任说要和我坐在一起。
下晚自习时我问蕙子她是怎么跟班主任说的。她故作神秘,不愿告诉我。我也没有再追问,比起那个,更重要的是蕙子又回到我身边了,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我该怎么和她相处呢?
我曾两次面临这样的疑问。第一次是和蕙子坐同桌的第一天,那时的心情更多的是紧张,心里在想:我会不会影响她学习呢?她会不会讨厌我呢?我该注意些什么呢?毕竟同桌是女生……第二次是惹哭蕙子那次,心情是沉重阴郁的,就像现在暗沉的雨天一样,我会害怕她以后再也不理我,或者关系变得疏远,我会想以后不再开没分寸的玩笑欺负她……这次是第三次发出这样的疑问,但这次更多的是期待和兴奋,我想尽力照顾好蕙子,以她的心情为主,无论做什么,只要让她开心就好。
所以,我该怎么做呢?
我很期待这个潮湿的夜晚快些结束,好让我快些开始和蕙子的明天,但我又怕第二天太早到来,我怕自己没有准备好,我也怕快些结束的不光是夜晚,还有每一天。
此刻,雨还没有结束。
蕙子刚才给我发来了消息,她说明天早自习会晚会儿到。
我回复道:好的,我等你。
可我忽然觉得这话有些暧昧,于是我又在后面加上一个调皮的表情,来显示“我等你”的玩笑意味。
从何时开始,我对我与蕙子的一言一语有了顾虑。是从此刻忽然开始的吗?还是很早就有了?以往我经常对蕙子说一些很暧昧的话,比如我爱你,我想你,或者不厌其烦地问蕙子爱不爱我,想我不想我,甚至在有很多朋友的场合下也不避讳这样,因为我和蕙子并不在意这话本身的意味。
可现在,我却有所顾虑,甚至认真起来。
我,
蕙子………………
……
我还是去睡觉吧。
之恒
2015.4.28
我竟然失眠了。
雨声并不见消停,心思也不肯消停。
我躺在床上,不停地翻身,脑海中关于蕙子的一切也陪我翻来覆去。我好像忽然变得感性起来了。
是因为,我喜欢上蕙子了吗?
之恒
2015.4.29,凌晨
当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被填上32天后,我们都知道,分别在即了。
我曾对蕙子说:“同桌,我决定了,我要和你上同一所大学。”蕙子调侃道:“那你加油,争取再多睡两节课。”于是我又说:“那算了,那咱俩在一个城市也行。”
我从未如此清晰地经历离别。在我的想象中,离别总是暗示着伤感,大家围坐一团,细数着时光赋予我们的一切,或许说着说着,某一位同学就哭了起来,然后大家的情绪终于变得不堪一击。在这三年里,时光赋予我们的,又成了我们分别时更痛的伤口。
而此刻的教室,却如平常一样。燥热的温度,自顾旋转的风扇,午休时值日的班干部,趴在桌子上睡觉的蕙子,还有连接着我和蕙子情绪的耳机……除了32天的刺眼,一切都很平常。
汗水打湿了蕙子的头发和脸颊,我固执地扇着书本,想驱赶绕在她身边的温度,尽管效果甚微。
我再没有在午休时睡过觉了,或许是因为热,也或许是因为蕙子枕着我的胳膊,我睡不舒服,也或许只是想看着蕙子。
我想现在我要承认我是喜欢蕙子的了。
在期待她每一天的到来和离开的不舍中,在我看向她的每一次目光中,在她睡着后面朝我时我的心动中,在我偷偷触碰她头发或睫毛的手指中,在我趴在桌面上和她面对面,安静地看着她因为热气而逐渐红晕的脸颊中,在那些被时光蒸发的画面中,喜欢这种情绪,逐渐地拉长,放大,在心里流连,就像怀城的雨,下起的时候,绵绵无绝期。
可她喜欢我吗?
如果答案是不呢?
我默默写好了一张纸条,夹在蕙子的书笠里:最近老是提不起劲,为了提高精神状态,明天开始我决定早起跑步,正好路过你家,我等你吧,咱俩一起吃了早饭去学校。
......
蕙子,我从来都愿意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