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秀珠微微皱了眉头,然而看着母亲并没有说什么,她也不好表示什么,只得上前给自己母亲请安。庄明玉也跟随着向王娇请安。
王娇让两位小姐坐下,才说道:“胡大掌柜带来了一批礼服,你们两姐妹一人挑选一件,在县令夫人举办的赏荷宴上穿。秀珠你是嫡姐,按理由你先挑。”
庄秀珠问道:“这次赏荷宴莫妒姐姐依旧不参加么?”
王娇回答道:“县令夫人下的请帖上只请了我和你们两姐妹,没有请莫妒。而且承影向我汇报过,莫妒要带一队帮众随着释难师太去山东平定贼寇,行李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上路。莫妒这一走,要到中秋再回府,你若是与她感情好,晚上去送送她吧。”
庄秀珠点点头说,“好的,母亲,我这就挑衣服了。”她在案几周围转了一圈,选了一条胸口有大团玫瑰图案的石榴红锦裙,配上大红色轻纱披帛,富丽典雅,色彩也正好配自己新得的红宝石头面。
庄秀珠正要让丫鬟春桃把这套衣裙收起来,庄明玉却突然开了口:“姐姐,我也很喜欢这套裙子,姐姐你就让给我吧。”
庄秀珠笑道:“妹妹今年才十四岁,撑不住这么浓重的颜色。而且我记得妹妹最好的首饰是一套碧玉头面,还是这一套葱绿绣着白菊的襦裙,配上湖水绿轻绡的披帛,更适合妹妹的青春可爱。”
庄秀珠轻轻拿起那套绿襦裙,走到庄明玉面前,“妹妹到母亲房间里换上,让母亲和姨娘都看看。”王娇和秋姨娘都说好,庄明玉没有办法,只得到王娇的卧室里去换了衣服。
庄明玉换了衣服出来,果然让人眼前一亮,王娇笑得柳眉一弯,“女儿最宝贵的就是青春啊,明玉这时的青春,万金都不能换。秋姨娘也说道:“玉儿别同你姐姐争了,你不如你姐姐有见识,但是你比你姐姐年轻啊,再是智慧,再是有才,也经不得岁月呢。”
王娇自觉自己涵养很好,但是听到秋姨娘这话也不由脸色变了。
“秋妹妹这是什么话?两姐妹年龄相差也才两岁,哪里说的上岁月。”王娇不轻不重地把秋姨娘的话顶回去。
秋姨娘见到王娇如此明显地不高兴,也只好道歉:“妹妹这嘴就是这样,不小心就把真话说出来,让人听了心里不舒服,姐姐你千万别怪罪我。”
王娇依旧不悦地说:“不会说话就少说几句吧,也就是在我这里,我听了就罢了,要是在老太太面前也这样说话,有你的好果子吃。”
秋姨娘说道:“姐姐放心,待会儿我去给老太太请安时,断不能这样说话的。”
王娇慢慢地喝了一口茶,把茶盏轻轻放下来,说道:“时辰不早了,我和秋妹妹要去给老太太请安,两位姑娘把各自的裙子带回去收好,然后去孟先生那儿上课。”
庄家虽不是一等一的富户,但却是靠着科举仕宦起家的,可以没钱给女儿买贵重首饰,不能没钱供儿女读书。尽管女先生十分难请,庄政还是不惜金钱,聘了一名姓孟的女秀才到府里教女儿读书。
这位女先生不仅有正经的秀才功名,而且还在县衙里做过十年的吏员,知识,能力,阅历都不缺。庄政和王娇对她都很敬重。
庄秀珠和庄明玉命自己的贴身丫鬟收好各自的裙子,向王娇夫人告辞,便各人回个人居住的地方。夏树将新领回的裙子挂在衣柜里,春桃整理出庄秀珠的功课稿子,与笔墨纸砚一齐放进书箱里。
夏树积极地请求着:“小姐,春桃姐姐已经跟着您去给太太请安了,去孟先生那儿就带奴婢去吧。”庄秀珠忍不住弹了夏树的脑门,“你这丫头。这回就依了你罢,到了孟先生那儿,可不能像在我这里一样任性。”
出门之前,庄秀珠想起母亲曾提到过,庄莫妒要去山东平定贼寇,顿时心头一动,到书架上翻出了一张山东地图和山东地方志,收进了自己的书箱里。
庄秀珠领着夏树走出天香院,不多时便来到孟先生居住的青竹小居。小居里面遍植绿竹,竹高近九尺,在竹荫之下,即使是盛夏七月也能感到温凉。
还未进门,庄秀珠已经听到了孟先生的读书声,读得是《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天视力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