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说服了自己的小舅子,徐道覆自然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于是亲自率领三万大军,直取江陵。
徐道覆马上杀来,而江陵城中的众人完全没有一点防备。
前来支援的鲁宗之见桓谦败亡,也不过多逗留,直接率领手下部众返回了襄阳。
“徐公,前方便是破冢。”
舟船上,一个年轻的将校立于徐道覆身旁,欣喜的说道。
“大军掩袭至此,并未遇到多少抵抗,看来刘道规也不过如此。”
另外一名身穿甲胄的男子也笑着说道。
相比于部下的乐观,徐道覆倒是谨慎的很,现在不过是凭借着兵贵神速,在刘道规等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抵进到了江陵。
至于能不能拿下荆州,起码还要打上几场恶仗,才能知晓。
不过,徐道覆也不会打击部下的信心,高傲自大总比怯敌畏战要好的多,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
敌军掩袭至破冢,江陵城中的百姓士卒这才反应过来,慌忙布置防御。
“叔父,贼军突袭而至,城中粮草、军械已经消耗了大半,若是一直僵持下去,恐怕与我不利啊。”
刺史府中,刘道规、刘义之叔侄二人,此时也在商议如何破敌。
“是啊,我虽有城池之固,可徐道覆要是纵兵抄掠地方,围困我军,只怕最后还是要出城与其野战。”
虽然徐道覆的出现,令众人猝不及防,可刘道规毕竟是胆魄超群的人杰,也不至于惊慌失措。
先前与桓谦、苟林二人对峙,后来又出兵讨伐,城内的辎重已经消耗了很多。
还没来得及补充,徐道覆的大军便突然杀了过来。
若是贼军选择就地取粮,并围困江陵城中的众人,只怕就不好对付了。
更何况,徐道覆身后还有卢循的大军可以随时支援。
“既然要出城野战,利早不利迟,何不趁着我军锐气正盛,主动出击。”
刘义之的想法很简单,现在就算暂时守住了城池,要是被敌军围困下去,迟早还得出城野战。
既然这样,还不如趁着现在士气旺盛,主动出击,胜算倒是更大一些。
至于固守待援,虽然看着稳妥,但是变数太大。
况且,城内守军尚有一战之力,又怎能坐困囚城。
“哈哈,此话正合我意。”
刘道规提高了声音,继续说道:“贼人突然出现在破冢,使得我军措手不及。但他们在行军过程中,必然不敢歇息,才会有如此速度。反观我军,以逸待劳,士气旺盛,又何必惧怕贼人。”
确实,徐道覆为了保证突然性,这一路行军不敢有丝毫停歇,士卒到达破冢之时,不少人都疲惫不堪。
如果真的要出城野战,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叔侄二人又商议了一下对敌的具体策略,随后才召集诸将,告诉众人做好野战的准备。
徐道覆的突然出现,让刘道规等人措手不及,江陵城中的百姓反倒是不像之前那样慌乱。
毕竟,已经经历过了一次,不可能一直活在恐慌之中。
在他们看来,桓谦、苟林二人已经败亡,这次杀来的贼人,又能猖狂多久呢?
“徐公,派去城内的探子回来了,不过……”
中年男子迟疑了一下,硬着头皮说道:“城内的那几家大族似乎并不愿意和我军接触,甚至直接将我们派去的人拒之门外。”
听完,徐道覆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他不明白,一個犹如丧家之犬的桓谦,都能搅弄得江陵人心惶惶。
而他徐道覆亲率大军压境,这些人竟然毫不犹豫拒绝他的好意,就连他派去的信使都避而不见。
当然,这并不是城中的豪强官吏被刘道规感动了。
而是上次的酒宴还历历在目,甚至闭上眼睛就能回忆起当初案几上的头颅。
另外就是,徐道覆的名声确实没办法与桓谦相比。
毕竟他是靠着传道和造反起家的,手上沾了不少士族高门的鲜血。
“哼,城若破,吾必亡其族。”徐道覆冷哼一声,咬着牙咒骂道。
随后,他又下令大军在破冢休整。
然而没过多久,徐道覆又收到消息,江陵城内的守军,竟然主动出击,已经到达豫章口。
“哈哈,我正欲与其速战,没想到刘道规竟然主动送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