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叶落霜秋渐知寒 > 第七章 青绮望月

第七章 青绮望月

暮色渐沉,一轮明月悄然爬上城楼,明月当空,残星几点,天山一色。朦胧的月色下,高大的城墙仿佛笼罩着一层薄雾,不断向远处延伸,与远处的骊山连成一体。绿树成阴下,整个景致都被映射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而城楼之上却清晰的倒影着两个身影,一个挺拔俊逸,一个曼妙翩跹,像极了戏文中所描述的月下相会的才子佳人。

月影之下,昭叶静静地立于城楼之上,眺望着远方,“未曾想到,公子带我来的竟然是青绮门的城楼。”她舒缓的声音中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愉悦,“此处景致甚好,我还从未来过。不知沈公子是如何觅得此处的?”

昭叶侧目看向身旁那个清逸的身形,月辉衬映下是那般清冷挺拔,沈寒清的眉眼生的真好,虽是剑眉星目,却带着一种独特的气息,眉宇间虽是如寒星般凛冽萧肃的寒气,可澄澈的眼间尽是柔和的书卷气,两种大相径庭的气息在他棱角分明的面庞间莫名相和,应运而生的便是不落凡尘的仙气。

沈寒清安然若素,淡淡的说道,“城外清溪北岸是巡防营大营的驻扎所在,巡防营负责整个长安的卫戍,此处地势最高,是个绝佳的观测所在。我在巡防营当值时,常独自一人来这里赏月。久而久之,便发觉此处是个平心静气的好地方。”

“高处不胜寒,这里风大,叶姑娘小心不要着了凉。”言语之间,沈寒清已将自己的披风取下,细心地为昭叶披上,他的动作很是轻缓,指尖亦刻意避开了与她的接触。

一股淡淡的竹叶气息似有若无地萦绕在衣间,一瞬之间,昭叶的心仿佛停止了跳动,凝滞在那里,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嘀嗒,仿佛一滴晶莹的露珠穿透最柔软的心尖,什么东西就那样融化了…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圭如璧,不外乎如是。

待她抬眸,他的手已然放下,神色自若,好像刚刚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我们站在这儿,朝南面望去,便是长安城内的万家灯火;朝北面望去,城郊山水夜景尽收眼底。叶姑娘看到那条护城河了吗?它唤做清溪,便是‘清溪千丈深不测’里所指的那条清溪。”

远处层层山峦重叠,水路迂回交汇、若即若离。昭叶顺着沈寒清所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了宽达百丈的水面,微风吹拂下,水系浅滩间的芦苇丛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作响声。她凝神静思,只觉那声音悦耳间透着寂寥,“听闻这清溪下埋着北汉的洪明城的和前朝的安熙城两座古城,这波澜不惊的水面下不知埋藏了多少繁华和往昔,又不知有多少性命消亡于此。”

沈寒清亦感怀道,“是啊,北汉为阻蛮敌外寇,于此决河,洪明城至此埋于清溪两丈下;我朝太祖皇帝,引河沟灌南渝军,弥漫数里,至此南渝覆灭、安熙城不复存在,大周因此立国,开创另一番盛世。世间繁华转瞬即逝,我每每在这里待上片刻,便知沧海桑田、人世渺小,所有的人心争斗、名利繁华皆为过眼云烟、终将被埋藏吞噬,也因此再难过的事也都释然了。”

“公子身上的洒脱淡然,缘是因于此。”

寒衣银甲,长身玉立,月夜如霜,独上高楼,望尽长安繁华路,昭叶脑海中已经可以清晰的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他这样清冷的人,也许只有孑然一身,对着霜寒月夜,他才敢表露出自己心中的寂寥和意难平。

“姑娘谬赞了。那日在云禅寺竹林中,初见姑娘,便觉得惊为天人,不过是一面之缘,却生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虽只是寥寥数言,却觉得与姑娘十分投缘。”

眼前的身影正在不紧不慢的述说着,他的声音那么悦耳,那么动人。似曾相识,一见如故,一念成痴,他如此,她又何尝不是?

“那日过后,脑海中总浮现出与姑娘一同饮酒赏竹的画面,想来这便是《诗经.周南》中所述的……所述的那样……”话至嘴边,沈寒清终是没有说出口,思量着这衷肠若是倾诉的太过直接,会不会吓着眼前这位心仪的姑娘?

昭叶一时之间僵在那里,不知该如何面对眼前的这个芝兰般的身影。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她如何不知?只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她却只能是不知。

沈寒清浅浅的呷了一口杯中的酒,压下了眉宇间方才浮现的局促不安,终是鼓足勇气说道,“当日在下有紧急公务在身,差点便酿成了惊鸿一瞥、擦身而过的遗憾,所幸上天感念我多日所思,今日宁远阁中能与姑娘再次偶遇。”

昭叶的眼眶微微泛着湿润,眼神也由平素的明晰渐渐转为忧虑的黯淡。

沈寒清啊,沈寒清,为何你偏偏是沈家人,偏偏是沈稹的儿子?若当日真的是惊鸿一瞥、擦身而过,于你我而言,也未尝不是一桩幸事。

思绪缓过,昭叶的眼神又恢复了往日那般的清明,言语间也开始疏离,“沈公子言重了,当日竹林之中,太过匆忙,还未来得及郑重感谢公子仗义相救我的侍女,今日我便以此酒敬公子一杯,替她道一声感谢。”

“本就是举手之劳,姑娘如此便是见外了。何况那日竹林之下姑娘已经谢过了,而我无论如何也担不起姑娘这两次道谢。”

沈寒清能真切的感受到,眼前的姑娘并不反感他,甚至有时候,她的目光是停留在他身上的。借此良辰美景,他本想一述当日一见钟情分别后的思慕之情,却被她巧妙委婉的的避开,那些在心中重复了千次万次的话,也不得不咽回。

眼前的姑娘心思伶俐,深谙四两拨千斤之理。他一向沉稳,这次到底是心急了。他越是靠近,她越会害怕忧虑,以至于开始后退躲闪。伊人纵使近在眼前,却也只能是循序渐进。想明白了这一点,沈寒清便也释然了。

“今夜月色正好,得了好酒,得有雅乐相配,才不至于辜负这般良辰美景。姑娘若不嫌弃,在下便献丑了。”

昭叶饶有兴致看向沈寒清,满怀期待,轻轻眨眼以示赞同。巧笑倩兮,眉目盼兮,目之所及心之所向,她并不知晓自己的这个眼神在沈寒清看来有多么含情脉脉。

沈寒清会心一笑,随即步履轻盈地越过一侧的阑干,轻车熟路般的走至几步开外的高台处,取回了一把七弦琴,旋即置于案几之上,席地而坐。

昭叶倚着阑干,亦缓缓落座于案几一侧。她小口的抿着杯中的佳酿,看着沈寒清修长的手指拨弄着琴弦。月色映衬下,他雪白的衣服不曾沾染一丝尘埃,便如他那潇洒的风姿一样,不曾沾染过半分尘俗气。

对月夜琴幽,花剩两三枝,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一人、一琴、一景,眼前的场景似曾相识,令她不禁想起文渊殿所藏的那幅绘有天人的画卷。

风乍起,吹彻月笙寒,她的心头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满足感,若是能留住这样一刻,也是好的。

“对月夜幽琴,此乃魏晋名士之风范,沈公子当真是清雅到了极致。”

“七弦为挚友,两耳是知音,不过是平素里的消遣罢了。”

轻试了几下弦音后,沈寒清开口道,“这琴许久未用,徵羽两根冰弦凝滞,若是弹奏那些高山流水的琴谱,恐弦音过重,有损姑娘清听。”

“那公子不妨奏些我没听过的,既是从未听过,便也分辨不出高下。”

“也好。”沈寒清略微思忖了一下,说道“巡防营常在外驻扎宿营,借着月光,士兵们有时会围坐于营帐喝酒唱歌,叶姑娘应该从未听过军中将士们唱的乐曲。”

“嗯,那便请沈公子赐教了。啊,不,此刻应是沈将军才对。”

只见沈寒清左手指尖重按商弦,右手指尖轻抚徵弦,几声琴音婉转响起,确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之后琴音时而如嘈嘈急雨、时而如泣如诉、时而不绝如缕,其声呜呜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心正则琴声正,心远则琴意远。这曲《关山月》本是一首乐府鼓角横吹曲,是边关将士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评议前朝哀帝穷兵黜武、战事连绵,生灵涂炭,此刻沈寒清以同音重复之,并配以跌宕起伏的连环乐句音调,奏出了这曲本不应有的壮怀激烈之情。

昭叶悄然的侧耳聆听,渐渐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眉间不自觉地越凝越重。文儒,通音律,善诗书,满肚子的才学,却只得作他用。若不是投身军中,必会是朝堂上的栋梁之臣,终是为其父所累,可惜了。

见她心不在焉的若有所思,沈寒清开口“叶姑娘这般温雅恬静的淑女,应当不喜欢这样大起大落的北方民歌,我该换首婉转舒缓的才对。”

“不,曲调悠扬,我一时入了迷。这曲《关山月》纯朴自然,沈将军你又奏出了一种琴歌的韵味,我很喜欢。”

“巡防营中有不少从前线回来的将士,我常听他们吟唱,久而久之便也学会了。只可惜我还从未出征过边塞,不过是在梦中无数次梦到过。”

沈寒清随手拿起案几上的酒杯,对着昭叶浅浅一笑的说道,“人人都说边境荒漠、寸草不生,只是在我心中这不毛之地却有别样的景致,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世上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替长姐洞房后,被侯府大公子强宠了鬼妃归来,残王夜夜被我吸龙气!协议离婚后,总裁前妻跪求我原谅诱他深陷:钓系美人杀疯了!穿越大秦三岁半谜国:张女弦断邂九门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三岁小县主,京城大佬争着宠!地府归来,无情无义她杀疯了一觉醒来天塌啦!豪门老公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