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公主进城的时间是五月二十六,只比皇贵妃的生日晚一天,正巧迎合曹连的猜测,这一两天就会入京。不过,在她入京回宫时,宫里这边也缓缓走出来一批人——两辆马车,十余名侍从,为首的是白衣卫指挥副使赵辉。他看起来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但在内心深处抱怨着这些安排。
这两拨人没有碰面,但身在外城的若雪看到了他们。
在前往东城的路上,若雪又见到了二闺女的车驾,有三十名亲卫跟随。若雪不知道这些侍卫的来历,但看他们的着装,应该隶属于江南水师或者都的卫所军。
而驸马张祺骑着一匹油光黑亮的战马,身穿赤色鱼鳞铠甲。一步一步地走向皇宫。听闻张祺是军户出身,如今又是一名中层军官,这样的装束倒是符合他的身份。但驸马是否有些,招摇过市了?
当然,若雪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二闺女来了,直到向身边的伙计一问,她才知道里面的情况。王莯身为公主,并没有抛头露面,而是老实地坐在车轿里,让人看不见。哪怕若雪知道女儿回京,也没有第一时间上前问候,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们远去。
等忙完眼下的事儿,然后再去找女儿吧。
她这么琢磨着,好不容易来到东城,可不等抵达救济棚,便又看见一支车马。为首的头目她见过,是白衣卫副使赵辉。在千秋节的前一天,皇帝便命令康妃和赵辉二人,速速出京,前去淮安府,寻找淮王,美曰其名是希望康妃和淮王母子相聚,令康妃巡游;但这是一种警告:康妃被驱逐出京,到淮王府虽然求得安稳,却得不到自由。
尽管人不在眼前,但康妃也很难再勾结内外了。京城的消息,康妃无法及时获取,在淮安府也掀不起大的风浪。
显然,皇帝打算放过康妃和赵辉一马,对他们之间的奸情,貌似不加追究,只要这两人离开京城。
这样的安排不算高明,甚至被人诟病;皇帝或许会留后手,在半途截杀康妃、赵辉两人,但实际上他不打算这么做。皇帝认为,这种手段实在肮脏,自己活了那么大岁数,也不想增添杀戮。
然而,皇帝的“仁慈”在康妃眼中,是一种纵容。她认为,只要自己还能活着,就能成为其中的变数,带来更大的波澜。作为皇帝身边微不足道的一名妃嫔,常氏、康妃,她的野心也没有改变。而赵辉自己便颤抖不已,心中已经知道皇帝对自己的猜忌,但他无力回头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赵辉仍然耍出自己的威风,摆出一副气宇轩昂的架势来,但在内心深处,他该是怎么想的,又谁能猜得到?
“那轿子里坐得,又是什么人?”若雪注意到赵辉身后的车架,不禁发出疑问,但比起刚才,伙计和车夫没有一人知道。也许,那是宫里的贵人,又或是皇帝陛下。若雪自然不会认为,车子里坐得会是皇帝,若真是如此,怕是会来骚扰下自己。
若雪这些日子,发现身边多了些探子,一直尾随在左右,但不被人轻易发现。东城的救济棚,也出现了生面孔,但每天的人实在太多,不仔细发现是认不清的——那些大概是白衣卫或者东厂的探子,伪装成附近的百姓,盯着自己。若雪不喜欢这样被监视,却知这是王启的一片“苦心”,倒是不想戳穿。
有机会,她得告诉王启,不能再这样了。
“姑娘来了。”见若雪来到旧处,独孤鹤立马上前问候,还不忘搭把手,将几本书抱了过来。上次若雪被曹连叫走后,独孤鹤立即跟了上去,却遭到曹连和其他公公的阻拦,这让他很是担心,以为若雪出了意外。但若雪平安无恙地出来后,他便安下心来,却将怀疑的目光投向那辆马车。
皇帝为什么要召见若雪?通过那样的阵仗,独孤鹤一眼便猜测皇帝出了宫,但大抵是秘密出行;独孤鹤也知道若雪的身份不一般,和公主、定国公都有关系,怕是和皇家有太多牵扯。可若雪不姓王,难说与皇家真正的联系——难道,会是太孙妃吗?
独孤鹤将这个疑问一直憋在心里,迟迟不敢询问。那天若雪赶回来,他也像若无其事般地做着自己份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