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画面流转,周围的白色迷雾消散,洛千一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充满古风的城镇中。
这里是羡南王朝,朝历三百七十七年,王历宣武九年,王历是这个世界帝王在位的年数,意思就是羡南宣武帝在位的第九个年头,据说这位帝王虽然位子抢夺自家兄长而来,但也算政通人和,他主张以武力震慑北方蛮族和南方妖族。
清晨的阳光洒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映照出东边的光芒。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开始了他们新的一天。
两旁的商铺开始营业,伙计们有条不紊地打开木制的门板。挑着货物的货郎尚未开始叫卖,但他们的步伐急促,肩上的扁担随之快速摇晃。
洛千一四处张望,对这次不可思议的经历仍然感到迷惑。他注意到周围的人也在好奇地打量着他。
有的行人匆匆一瞥,而一个满脸脏污的小乞丐则站在他面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好心的大哥,求求您帮帮我吧!我已经十天没吃过东西了。”小乞丐装出一副虚弱的样子,声音中带着哀求。
洛千一淡淡地看了小乞丐一眼,没有揭穿他的谎言,只是默默地转身,准备离开这个让他感到不适的地方。
根据多年的行乞经验,小乞丐观察到洛千一既没有赶走他,也没有辱骂他,这在他看来,意味着有很大机会能得到施舍,他一步一步的紧紧跟着他。
洛千一停下脚步,转过身对跟随的小乞丐说道:“请不要再跟着我,我并没有食物可以给你。”
小乞丐举起手中的破碗和竹棍,继续哀求:“看您的衣着,便知您出身富贵。请您发发慈悲,我真的已经十天没有进食了。”
听到小乞丐的话,洛千一这才意识到,周围人的指点和目光,都是因为他身上这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地球服装。
洛千一打量了自己身上的西装,再望向小乞丐,沉思了片刻,问道:“我这身衣服,能否换得一些银两?”
“当然可以,您这衣服的布料如此上乘,价值不菲。或许在当铺能换得两三钱银子!”对于小乞丐而言,那已是他仅在耳闻中想象的巨款。他的认知中所有贵重的东西都可以用两三钱银子来形容。
洛千一对于这些银子的价值也没有具体概念,但他感到饿了,尤其是听到小乞丐说自己已经十天没有进食,便提议:“带我到可以换钱的地方,我将这衣服卖掉,请你吃顿饱饭如何?”
小乞丐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然后欢快地在前面带路,偶尔回头望向洛千一,模仿着酒馆小二的动作,恭敬地做出邀请的手势,这也是他知道的为数不多的礼节之一。
他们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巷,不顾旁人好奇的目光,最终停在了一家当铺门前。
小乞丐指着当铺,眼中闪烁着希望:“就是这儿,您可以在这里把东西换成钱。”
洛千一仰头望向店铺的招牌,上面“天和当铺”四个金色大字在门帘中央熠熠生辉。他跨过几乎到膝盖的高门槛,进入店内,只见一个异常高大的柜台,足有两米来高,显得格格不入。柜台内的人注意到有顾客光临,便高声喊道:“有客到!”
洛千一从容地脱下他的黑色西服,将其高举过头,递向那个小小的窗口。柜台后面站着一位中年男子,大约三四十岁,留着长须,他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审视着洛千一,他不慌不忙地接过洛千一递来的西服。
按照常规,此时中年男子应当进行一项称为“唱当”的程序,他需要用响亮的声音报出顾客典当的物品,通常会故意低估其价值。例如,若有人拿着崭新的棉被来典当,他便会故意高声贬低:“虫蛀鼠咬,破烂不堪的旧衣一件。”这样做既方便后账房的先生记录,也体现了当铺与顾客间微妙的关系。毕竟,若非走投无路,谁愿意将心爱之物拿来典当?当铺的商人深谙此道,常以“唱当”之机,故意贬低物品,以压低典当的价格,谋取更高的利润。
掌柜接过西服,细细打量。即便是自认见识广博的他,面对这件衣服也不禁露出惊讶之色。说是件衣服,确实是,因为他亲眼看到下面那个人穿着进来的。然而,这件衣服的款式他前所未见。至于布料,在他的知识中,这个时代布料高级者有绫罗绸缎,普通者有棉布麻布,但这布料既不似棉麻之粗糙,又不似绫罗绸缎之轻盈,令他感到困惑。掌柜拿着衣服研究了许久,心中纠结不已:这“唱当”该如何进行?他内心挣扎,不愿放下身段向洛千一求教,暗自思忖:“我乃天和当铺的掌柜,怎能失了面子去向客人请教?”
无奈之下,他只能请洛千一稍候,自己则转身去向东家请示。
片刻之后,柜台下方的一扇小暗门缓缓打开,一位鬓发斑白的老者从中走出,手中正拿着洛千一的西服。
老者举止优雅,拱手作揖,然后开始细细打量眼前这位着装奇异的男子。他眼中带着疑惑,语气平和却不失文雅地询问:“请问先生,这件衣物是由哪位著名工匠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