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朱元璋35岁。
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
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救出小明王韩林儿等,把他们安排在滁州居住。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
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初年,小说里刘备孙权联军,诸葛亮和周瑜火烧赤壁,击败曹操的军队。
就是作者取材于,朱元璋鄱阳湖水战,火烧陈友谅军队的战绩。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朱元璋36岁。
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
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