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盛阳先竭”:这句话则涉及到了阴阳学说,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在这里,“阴盛阳先竭”可能是在比喻某种情况下,阴性力量(如柔弱、顺从、内敛等)过于强大,而阳性力量(如刚强、进取、外放等)则相对减弱或衰竭。这既可能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可能是在隐喻社会、政治或人际关系中的某种失衡状态。
综上所述,这段颂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传达了关于生命起源、成长成熟、国家统一以及阴阳平衡等深刻哲理。它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珍惜成果、追求统一和平衡发展。
【今圣叹释义】
实际上,第二象至第九象详尽描绘了唐朝(618-907年)的波澜壮阔。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隐晦笔法,预示了唐朝期间的多项重大历史事件,诸如武则天登基为帝、安史之乱、杨贵妃的香消玉殒、异族对中原的侵扰、建中之乱、黄巢起义以及朱温最终终结唐朝等。
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恰逢农历戊寅年,其中“戊”字在五行中对应“土”,故有“万物土中生”之说,寓意着唐朝的兴起与土地的滋养息息相关。
“二九先成实”,此处的“实”字巧妙地以谐音指代“十”,预示着唐朝国祚将绵延至二百九十年,即29乘以10的结果。事实也的确如此,唐朝自618年建立至907年覆灭,历时整整290年。
“莫明其数”则引导读者自行细数盘中果实,寓意着历史的纷繁复杂需亲自探寻;“一果一仁”中,“仁”字与“人”字谐音,结合“即新即故”之语,暗示了武则天身份的双重性——她既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又是唐太宗与唐高宗两朝的后宫之人。
“一统定中原”直截了当地颂扬了唐朝统一华夏的壮举,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国家治理的层面来看,唐朝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至于“阴盛阳先竭”,则是对武则天称帝及随后一系列女性掌权现象的深刻预言。唐朝在统一中原后不久,便陷入了“阴盛阳衰”的局面,先有武则天登基称帝,后有韦后摄政、太平公主干政等女性势力崛起的现象,无一不印证了这一预言的准确性。
【易经中的卦象】
姤卦,作为《易经》中的一象,其结构精妙,上乾下巽,象征着天与风的交融,风云变幻,聚散无常。此卦以六爻为基础,阴阳交错,阳爻为长横,阴爻为双短横,爻位奇阳偶阴,遵循自然法则。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各得其所;反之,则为异位,寓意深远。
从卦象的排列来看,姤卦底部初爻为阴,称“初六”,寓意柔弱之始,牵制上方五阳之刚强。此象恰如柔弱女子依附于刚强之君,借势而上,终得吉利。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唐朝历史上的武则天、韦后及太平公主等女性角色,她们凭借李唐皇室之力,逐步攀登权力巅峰,乃至女性封王称帝,开创了历史先河。
姤卦所蕴含的“阴长阳消,桃色纠纷”之意,亦与唐朝宫廷内的复杂局势相契合。这些女性掌权者,不仅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更在私生活中招揽男宠,其中武则天“面首三千”的传闻,更是成为后世议论的焦点,折射出当时宫廷内部的混乱与荒淫。
从“姤”字本身来看,其字形构造隐含“女后”之意,仿佛预示着武后专权的时代特征,与卦象所传达的信息不谋而合。综上所述,姤卦不仅是对自然界风云变幻的描绘,更是对唐朝宫廷政治生态及女性地位变迁的深刻隐喻。
【本象正史对照】
这一象预示着唐朝历经了二十一代君王的辉煌统治,事实也确是如此,从唐高祖李渊到哀帝李柷禅位于朱温,唐朝共传承了二十一位皇帝。以下是对其中几位皇帝生平的简要介绍。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后世尊称为唐高祖,他与隋炀帝之间有着表亲关系。在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政局动荡之际,李渊与其次子李世民毅然起兵反抗隋朝,并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共同筹谋大计。他们一方面联合突厥的始毕可汗,请求其军事援助,另一方面广招兵马,迅速扩充军力。随后,他们趁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与固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正酣之际,成功夺取了关中,并攻陷长安,稳固了根基。公元618年,李渊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不久便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李渊之子李世民,即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是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的重要支持者与策划者。据传,李渊在起兵之初曾许诺事成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但后来却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这一变故为后来的“玄武门政变”埋下了伏笔。唐朝建立初期,国家尚未完全统一,李世民亲自指挥并赢得了四次重要战役,战功显赫,声望日隆,这也引起了李渊的忧虑和太子之位的纷争。626年,李建成与李元吉联手排挤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关头决定先发制人,于玄武门发动政变,成功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继而从李渊手中接过唐朝大权。八月初九,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开启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高宗李治,唐太宗的第九子,于贞观五年被册封为晋王。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争斗不休。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谋反未遂,太宗废黜其太子之位,并流放魏王李泰,最终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年仅二十二岁的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次年改元永徽。高宗即位初期,由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辅佐朝政。然而,永徽四年,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人联合谋反,最终被平定,高宗的帝位得以稳固。高宗在位直至弘道元年十二月去世,共计三十三年。
李显则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因太子李弘早逝,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立其三子李显为帝,但不久便将其废黜并软禁。在逆境中,李显凭借妻子韦氏的鼓励与支持顽强生存下来。武则天晚年,身体衰弱,遂命张柬之等人将李显接回并重新立为太子。705年,李显再次登基称帝,并册封韦氏为皇后。然而,韦皇后野心勃勃,企图效仿武则天称帝,最终联合武三思与女儿安乐公主毒杀了李显。
唐朝的第五位皇帝武则天,作为重要历史人物,其生平对唐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她是唐朝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出生于一个因隋末战乱而崛起的家庭。武士彟凭借战功平步青云,掌握了多个州郡的军政大权。然而,由于出身于木材商人之家,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武则天12岁时,父亲武士彟去世,她和母亲因此遭受了族兄的欺凌。贞观十一年(637年),年仅14岁的武则天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初时备受唐太宗宠爱,并赐名“武媚娘”。然而,这份宠爱并未持续太久,不久之后,武则天便遭到了冷落,这可能与唐太宗晚年得知的“三代之后将有女主出现”的预言有关。
在宫中,武则天度过了长达12年的才人岁月,她的地位始终未能得到提升。然而,在这段时期里,她并未放弃自己。唐太宗病重期间,下诏让太子李治处理军国大事,武则天借此机会与李治有了更多的接触。两人同在太宗身边侍疾奉膳,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武则天日后的政治生涯埋下了伏笔。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离世后,武则天与一众无子女的嫔妃被送往感业寺削发为尼。然而,她与新登基的李治皇帝之间的情感纽带并未因此断裂。高宗即位的次年,皇后王氏为制衡受宠的萧淑妃,提议将武则天召回宫中,意图借武则天之手削弱萧淑妃的势力。彼时,武则天年仅二十六岁,重返宫廷后迅速赢得高宗的专宠,次年晋升为昭仪(二品),并诞下皇子李弘。随着权力的逐渐累积,武则天的野心日益膨胀,她开始觊觎皇后之位。
李治虽与王皇后感情尚好,但皇后无子嗣之事让他对皇位的传承深感忧虑。同时,朝中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势力庞大,高宗的权威受到严重制约。多数朝臣反对“废王立武”,而高宗则视此为削弱权臣、重振皇权之机。于是,武则天与高宗在政治上结为盟友,共同对抗反对势力。在高宗的支持下,武则天成功击败王皇后与萧淑妃,最终登上皇后宝座。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并立其子李弘为太子。由于李治性格较为软弱,武则天便承担起协助处理国事的重任。她凭借智慧与谋略,不仅为高宗出谋划策,还逐步削弱并铲除了褚遂良、韩瑗、来济及长孙无忌等权臣,从而巩固了高宗的皇权。这一事件不仅终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贵族专权、皇权不振的局面,还沉重打击了关陇贵族集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于第六位皇帝唐睿宗李旦,他是李治的第八子,也是武则天最小的儿子。他的兄长是唐中宗李显。李旦的一生颇为传奇,他曾两次登基称帝,又两次主动禅位,总计在位八年。最终,在712年,他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即后世所称的唐玄宗。
第七位皇帝李隆基,作为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于712年登基,直至756年因“安史之乱”而避难蜀地,共在位四十四年之久。后世多尊称其为“唐玄宗”,其谥号则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为避讳清朝康熙皇帝之名“玄烨”,人们也常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致力于整顿吏治、清除腐败,并重用贤能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从而开创了唐朝最为鼎盛的“开元盛世”。然而,晚年时期的李隆基却沉迷于享乐之中,并错误地罢免了贤相张九龄,导致李林甫与杨国忠等奸臣得势,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开始走向下坡路。
关于李隆基之后唐朝的兴衰变迁,将在后续内容中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