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寒户,起布衣,烽火连天逐鹿。
义军兴时投壮志,郭帅麾下龙虎。
智勇双全,战功赫赫,名扬元璋朱。
势如破竹,东征西讨难阻。
北望中原云暗,挥师百万众,元庭颠覆。
洪武开基明日月,四海升平歌舞。
休养生息,国家渐复苏,人心归附。
晚来风变,功臣遗恨千古。
回首帝业辉煌,草根成龙凤,几多辛楚。
是非功过任评说,留与后人细数。
帝业虽成,遗憾留青史,英魂何处。
江山依旧,千秋伟业谁读?
【易经中的本卦】
这一象与《易经》中的解卦相对应,其上卦为震,象征着雷电;下卦为坎,寓意着雨水。两者相互结合,恰似春雨绵绵洒落人间,伴随着电闪雷鸣,阴阳二气在此交汇,唤醒了沉睡中的万物,展现出天地间一片焕然一新的景象。
卦辞“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传达了这样的智慧:此时,向西南方向行进是有利的;但若心中茫然,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沿原路返回,亦是一种吉祥的选择。而若已有了明确的方向,则应尽早启程,因为时间越早,越能带来吉祥与成功。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这段解释进一步阐述了解卦的深意:内卦坎代表险境,外卦震则象征变动。面对困境,唯有积极行动,方能摆脱危险,迎来解脱。西南方向之所以吉利,是因为那里代表着坤卦,象征着众人的支持与帮助。选择回归,则是因为这样做能够让我们回归正道,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而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尽早行动,则能成就一番功业。天地间的雷雨交加,正是万物解脱、生机勃发的象征。解卦所揭示的时机与智慧,真是博大精深啊!
解卦中,上卦为震卦,象征雷;下卦为坎卦,代表雨。这如同天地重开,雷雨交加,助力万物生长,草木借此机会蓬勃发芽,彰显了天地在滋养万物方面不可或缺的角色。“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震坎相济,寓意着万物复苏的繁荣景象,提醒新登基的君主应以宽仁之心,赦免过失,宽恕罪行。此卦亦预言了明太祖朱元璋领导红巾军推翻元朝,建立新朝,恢复汉人统治的历史篇章。彼时,国家百废待兴,各领域均踏上兴盛之路。
“初六:无咎。”意指初时并无灾祸。“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此爻暗示,通过初六与九二爻所代表的将军、大臣的暂时困厄,皇权得以稳固,未遭损害。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描述的是君主在高耸的城墙上成功射中并捕获老鹰的场景,预示着从此无虞。“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此举象征着君主铲除奸佞,清除威胁,如同射隼除害。朱元璋借此巩固了明王朝的基业,重臣多遭裁撤,逃亡北方的元顺帝亦郁郁而终,朱元璋因此认为明朝江山已固,再无大患。
【本象正史对照】
1328年,朱元璋诞生于安徽省濠州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排行老四,家族中则位列第八,故得名“朱重八”。然而,命运多舛,他的父母与兄长皆不幸在一次瘟疫中离世,本就贫寒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使他陷入了无尽的孤独与困苦之中。
绝望之际,朱元璋忆起儿时曾许下愿心要舍身皇觉寺,于是投奔了寺中的高彬和尚,成为了一名小行童。他的日常充斥着繁重的杂务:清扫庙宇、供奉香火、敲击大钟、烹饪膳食、洗涤衣物,即便如此勤勉,仍时常遭受老和尚的责难。面对不公,朱元璋虽隐忍不发,但内心却逐渐积聚起反抗的火种。
某日,他在清扫时不慎被伽蓝神座绊倒,愤怒之下,竟挥动扫帚在神座上发泄。另一次,因老鼠咬坏大殿蜡烛,他再遭老和尚训斥,心中愤懑难平:“这伽蓝神连自身供奉之物都护佑不了,何谈庇佑整个寺庙?却让我在此无端受气!”一气之下,他在伽蓝神背后题下“发配三千里”的戏谑之语,以此表达内心的不满与反抗。
进入皇觉寺未及两月,恰逢灾荒之年,寺中难以维系,只得遣散众僧。朱元璋被迫离开寺庙,流落为乞丐,四处漂泊乞讨。数年间,他辗转各地,不仅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更在艰难困苦中磨砺了意志,铸就了果敢坚韧的性格。这段经历,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朱元璋流浪的岁月,正值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当时,社会阶层被严格划分为四等,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及地位最低的南人。法律严苛,杀害蒙古人必偿命,色目人则罚银八十两,而汉人仅需赔偿一头毛驴的价值,凸显了汉人与南人作为“贱民”的悲惨境遇。他们被剥夺了拥有武器的权利,多家共用一把菜刀,甚至无法拥有自己的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作为标识。沉重的徭役赋税与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得庄稼歉收,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元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朱元璋在流浪过程中,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加之自身悲惨的身世经历,促使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起义的行列。然而,他的目标远不止于逃离苦海,而是怀揣着更大的抱负。当时,“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传言盛行,白莲教也在进行着类似的宣传,这些都对朱元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敏锐地察觉到,天下即将迎来大变局,正是建功立业的绝佳时机。
于是,朱元璋选择回到皇觉寺,但此时的他已不再是从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小行童。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面部布满皱纹与痘点,尤其是突出的颚部,更添几分威严与不凡。这段时期,他发奋图强,勤奋学习,广泛结交有志之士,为未来的宏图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51年,白莲教首领引领民众起义,同年八月,红巾军亦宣告起义,紧接着1352年,郭子兴在濠州也毅然起兵。起义的浪潮席卷而来,皇觉寺中的朱元璋深感坐立不安,与其在寺院中提心吊胆,不如投身起义军的洪流。恰在此时,他收到了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信中力劝他加入起义军。于是,朱元璋毅然决然地成为了濠州郭子兴起义军的一员,这一年,他二十五岁。
加入起义军后,朱元璋凭借出色的表现迅速获得郭子兴的赏识与重用,被调至帅府担任亲兵九夫长。他作战勇猛,每战必为先锋,且处事公正,所得战利品悉数上缴郭子兴,而获得的赏赐则慷慨地与众人分享,逐渐在义军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与威望。
郭子兴对朱元璋的才华与品质深感钦佩,每逢重要事宜,必邀其共商。朱元璋对战局的精准分析与独到见解,更让郭子兴视其为难得的左膀右臂。为表信任与器重,郭子兴甚至将自己的养女许配给朱元璋,自此,朱元璋在军中有了“朱公子”的美誉,并正式将原名“朱重八”改为“朱元璋”,寓意着诛灭元朝的决心与壮志。
1353年,朱元璋重返故里,积极招募义军。得知他在起义军中已崭露头角,儿时的挚友徐达毅然投奔其麾下。不久,朱元璋便成功招募了七百多名义军勇士。重返濠州后,郭子兴对朱元璋的成就大加赞赏,并擢升他为镇抚之职。然而,朱元璋此次回乡招募义军,实则怀揣着更远大的抱负。当时,濠州城内红巾军势力分为两派,郭子兴独树一帜,而其余四元帅则联合为一派,两派间纷争不断,矛盾重重。朱元璋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一片新天地。于是,在招募的义军中,他精心挑选了二十四位杰出之士(包括徐达与汤和),毅然离开濠州,踏上了东进的征途。
在定远的横涧山,朱元璋率领这二十四位勇士英勇作战,成功击溃了元军的营地,迫使元军首领缪大亨投降。随后,他又从投降的元军士兵中挑选出两万名精壮汉人,队伍实力大增。乘胜追击,他们南下直指滁州,并顺利攻占了该城。不久,郭子兴率军抵达滁州,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将自己麾下的三万名将士指挥权交还给了郭子兴,此举让郭子兴大为欣慰。
时间转至1355年,朱元璋再次展现了他的智勇双全,巧妙运用计谋,引领义军成功攻克了和州,因此被郭子兴晋升为总兵官,地位更加显赫。
朱元璋偶遇一啼哭孩童,问其故,得知孩童父母同在义军营中,却因军纪森严,只能以兄妹相称,无法相认。此事令朱元璋深感义军军纪之严峻问题。和州被破后,义军扰民掳掠,更让他意识到长此以往将失人心。于是,他归还有夫之妇,使离散夫妻得以团圆,此举深得民心。
随着郭子兴的病逝,其子郭天叙继任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而朱元璋则担任左副元帅。然在勇略与智谋上,郭、张二人皆不及朱元璋,且滁州、和州之义军多为其所招募收编,故实为义军之真正领袖。
在军事优势的基础上,朱元璋广开才路,于礼贤馆中接待了诸多贤能之士,如李善长、朱升等,他们日后在明朝的建立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后,朱元璋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连连告捷。至1367年,义军成功攻克元朝首都大都(即今BJ),元顺帝携后妃太子仓皇北逃,标志着蒙古族对中原的统治终告结束。次年,即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明,由此,昔日皇觉寺的小行童一跃成为大明朝的开国君主。
明朝初建,朱元璋深谙“民惟邦本”之道,他言道:“天下甫定,百姓财力凋敝,犹如雏鸟初飞,不可拔其羽;又如新树初植,不可撼其根。当务之急,在于休养生息。”于是,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垦荒,促进农业发展,并豁免三年租税,同时加强水利建设,及时赈济灾荒。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恢复与稳定,让百姓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犹如“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
然而,好景不长,朱元璋后来的滥杀政策迅速在朝野间引发恐慌。众多明朝的建立功臣,纷纷倒在了他的屠刀之下。皇太子朱标对此深感痛心,曾极力劝阻,但朱元璋却以“除荆棘以护手”为喻,试图解释自己的苦衷。然而,朱标的回应却一针见血:“上之所为,下必效之。”朱元璋的滥杀功臣之举,不仅寒了忠臣良将之心,更为后来的继任者埋下了深重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