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1985奋斗大时代 > 第48章 书法展

第48章 书法展

刘永明得意笑道,“还行吧,近期准备再去趟,这趟要是谈成了,赚头挺大,添辆小车没问题。下次你回来,提前打电话,姐夫开车接你。”

“行。”刘二和应了声,坐上车就让司机往车站跑。

到了车站,许兰正站在车站入口处焦急张望。

国庆假一过,告别了初期的新鲜感,新生的大学生活基本都安定下来了,除了日常的那些事儿,更多的还有来自专业学习的紧迫感。

80年代至90年代,高教改革为文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但社会争议不仅有文理之分,还存在于文科中的各个学科,成为一种相轻的“食物链”,这其中马哲又处于鄙视链条上的最末端,这种偏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哲学专业发展空间。

实用社会怎能缺少哲学信仰?南大那些学贯中西、个性鲜明的老教授们一边忧心冲冲,一边纷纷使出浑身本领,一猛劲的塞,塞完了还要学生自学,恨不得自己所学一股恼塞进学生们的脑子里。

202宿舍里,没事的时候,舍友们都参加了诗社、学生会、社团之类团体活动。不想出门了,在宿舍里还能打打牌,下个象棋,喝个小酒。

这期间,刘二和也迅速进入了自己的大学节奏。

虽然前世学的理工科,但毕竟重生之人,在商报呆了多年,在学习上刘二和不会有压力,依后世眼光,大部分内容都还简单,关键抵不住每天耗时间。

平日里,每天早睡早起,早上起来就去体育场慢跑几圈,晚上练练书法、普通话,听听英文广播,这阶段普通话倒是进步不少,平日与人交流倒也应对自如了。

日子就这么过着,一转眼到了11月,秋末的白下城秋风凛冽,清冷无比。

天天扎学校学生窝里,脑袋都生霉了,中午刘二和在食堂巴拉几口,就往鼓楼广场去,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固定节目。

每逢周六,鼓楼广场会举办一些文艺青年自发组织的聚会,还有自发形成的英语角,一直到夜晚九点才结束。

出了校门,刘二和把袄子夹紧,索索的一路往北去。

到了鼓楼广场,只见路边两堁树之间拉着一条横幅,江苏书法家协会员赈灾义卖。

上辈子,刘二和倒是练了20多年的书法。此时不由也来了兴趣,怎么地也得过去捧捧场,见见老同行。

走了过去,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也是高兴的不行,哟,这不刘恺强老兄嘛?这位后来的著名书法家,此时的脸颊一如前世瘦削,就是脸庞年轻不少,旁边站了不少人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他挥毫。

因同姓缘故,前世刘二和有幸接触过几回,只是最后几年因为生活,几乎没啥联系。

还有几个也面熟,名字到嘴边却想不起来,毕竟隔了很多年。其实这也不打紧,能见见就好,刘二和还没傻到要做异类,过去跟人打招呼。

再往里走,刘二和就这么看一圈,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嘈杂声。

刘二和瞅了一眼,只见一个金发碧眼高鼻梁的老外正对着刘恺强连比带划,周围站着一群人眼睛直勾勾看热闹。

看看老外一脸焦急神情,怕是没带翻译又不会中文。刘二和瞅着也不奇怪,这年头学英语的书法好不少见,可懂书法还英语好的却不多见。

刘二和走近,听到这个年轻老外操着一口标准的英语,认真地说道,“我很喜欢这位先生的书法,哪位朋友能跟这位书法家讲,这幅作品多少钱,我想买,请他出个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商业风云:爱与谋的抉择何处尽欢颜队友屯积分,我屯队友反派:穿越过去不降智重生1960,从神农架打猎开始刚出大学,富婆小姐姐要包养我名臣后裔禁止维度重生缅北之我有大佬靠山躺平,从蓝星找媳妇生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