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朝会时赵恒兴致勃勃地对众大臣们说:“各位爱卿,司天台翰显符所造的铜浑仪,已经被搬到了龙图阁,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大臣们跟着赵恒来到龙图阁,见到了重达两万斤的浑仪。
赵恒说:“韩爱卿,你跟大伙说一下这个铜浑仪。”
韩显符恭敬地回道:“臣遵旨!”
然后面向各位大臣说:“伏羲氏设立浑仪,用它测北极的高下,量日影的短长,确定南北东西的方向,观察星宿间的远近。尧帝继位,羲氏、和氏设立浑仪,测定历象日月星辰的变化,钦授民时,使百姓知道农时的缓急。浑仪,实则是天地造化的准则,阴阳历数的本源。”
赵恒听完这些话点点头,又继续问:“这个铜浑仪怎么用?”
韩显符回道:“陛下请看,七值神(七曜值日)左摇铃、右扣钟、中击鼓,以定刻数。每一昼夜,周而复始。又以木为十二神,各值一时,到了那个时间,则自执辰牌,循环而出,随刻数以定昼夜长短。由金、木、水、火、土加日、月表示七值周期,以金曜日为七值周期之首。通过这个装置可以看见具体日期和时辰。
眼睛看着下面的铜浑仪,铜窥管在上面运行,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进退盈亏,各星的位置和距离的远近,占卜逆顺,明白吉凶,然后修福顺应它们的法度,减少劳作消灭灾害,全靠浑仪来验证。”
赵恒看了一圈问其他大臣:“你们听明白了吗?”
大臣们具是比较茫然地摇摇头。
赵恒感叹道:“天象历法学真是博大精深,说实话,朕只知道占卜吉凶用到它,但是怎么用却不知道。韩爱卿,司天监官员中,你有可以传授浑仪法的人吗?即便是你的子孙也可以。”
韩显符回道:“回禀皇上,臣的长子司天监生韩承矩善于观察日月星辰的度次,臣的次子保章正韩承规懂算造,还有主簿杜贻范、保章正杨惟德都可传授。”
赵恒说:“诏令韩显符和杜贻范参验浑仪。韩显符升为殿中丞兼翰林天文。”
韩显符激动地跪地谢恩:“臣谢主隆恩!”
赵恒微笑着说说:“起来吧,以后你们能利用浑仪保我大宋国泰民安就好了。”
韩显符站起来连忙点头:“皇上,臣定当竭尽全力。”
赵恒对着大臣们说:“各位爱卿浑仪看了,还有什么事吗?没有的话就回吧!”
第二天朝会时,高州团练使李允则上书:“皇上,辽人举兵伐高丽,高丽已显败像。”
李允则小的时候因才华出众而闻名,后来以祖荫补为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因为李允则的父亲济州团练使李谦溥与赵弘殷(太祖皇帝赵匡胤的父亲)曾是同居一个里门的邻居,李允则的叔叔李谦升与赵匡胤是布衣之交,他的祖母阎氏当时也对赵匡胤很好,赵匡胤称帝后还经常接老太太到宫中叙话,所以李氏家族与赵氏皇族的私交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