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纬看到严桦准备好的面团和肉皮冻心中了然,这是要做吴州传统的浑水生煎啊。看着严桦,杜纬心中纠结:“比赛结束是去吃红糖锅盔好呢还是吃生煎好呢,要不两个都吃?长肉怎么办,没事,我每天做饭比较耗体力,不会长肉,大不了明天少吃点,就这么定了。啧啧,一会儿就能吃到,这比赛怎么还没轮到我。”
现在很多生煎都是用半发酵的面皮,放入调好的馅料。掐好褶子后涂上一层油,褶子朝上放在平底锅煎熟,出锅时洒上葱和芝麻,做法简单也方便,吃的时候流出的汤汁较少,这是猪肉本身带有的汤汁,也可以放入少许肉皮冻保证汤汁适量。这样的做法也叫清水生煎。
但是吴州人偏爱浑水生煎,所谓浑水生煎一定要放大块的肉皮冻,面皮要薄,掐好褶子后,褶子朝下煎熟,出锅时洒上葱花和芝麻。这样的生煎吃起来,一口下去先感受到的是焦香酥脆的外皮,旋即烫热的汤汁带着肉香袭卷口腔。但这样的生煎有些人吃起来会觉得比较腻,对此杜纬表示对于吃货来说只要好吃就行,腻不腻的并不在乎。
严桦的面团、馅料、肉皮冻都是准备好的,只需包好后放入锅中煎熟即可。不过杜纬还是发现,严桦的肉皮冻跟平时自家做的很不一样,自家做的肉皮冻多数呈浅棕或深棕色,表面比较浑浊。而严桦的肉皮冻看上去金黄金黄的,里面的白色肉质不仅不显得浑浊反而成了点缀,就像金馒头里裹着银丝。
严桦把生煎放入平底锅时,上一道菜的分数也已经打出,最后是9.6分,杜纬想到:“果然,做法没问题,只是虾用的不是河虾,北极虾肉质微甜,评委或许觉得不是传统的三虾面才有4个评委给的9份。”
杜纬心中不禁惴惴,自己的菜品,特别是鸡头米羹完全不同于吴州的传统做法,评委能给我高分吗。不一会儿严桦的第三道菜也送上评委席,分数很快出来,又是一个满分。杜纬心中咋舌。
第三、四组的厨师并没有让杜纬惊艳,倒是第五组有位厨师做的锅贴让杜纬眼前一亮,杜纬看了下桌前的牌子:“百味小吃彭西祥”。这位彭厨师做的倒是正宗的山东锅贴。不似南方多数地区的锅贴,全包似煎饺,其做法其实是类似生煎的做法,很多锅贴中也有少许汤汁。
其实杜纬最喜欢吃的还是山东锅贴,锅贴的两头是不封口的,只在中间把皮捏合。这样的锅贴做出来,两端的馅吃起来还微微有些酥酥的口感。最妙的是这样煎熟的锅贴底部的面皮不仅金黄酥脆,面皮底部还有丝丝的面形成枝丫伸展出来,这些枝丫都是金黄色的,吃起来又脆又香,比锅巴多一分肉香,比肉馅少一分油腻。
当要蘸料时,轻而易举就可以把醋或辣油或蒜泥灌入其中,肉馅融合了蘸料……杜纬想着想着又想在吃完红糖锅盔和生煎后再吃一份鸡肉虾仁馅的锅贴了。
终于到了第六组厨师登场,此时已经到了下午,有些观众已经散去,毕竟看了几场也有些疲乏。杜纬找到评委会的工作人员要来了两道菜的食材,和上午做好的蟹粉还有面团。
杜纬略略有些紧张,心中忐忑,紧张之下甚至没有成功的分离蛋黄和蛋清。深呼一口气,抬头看到吴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观众中,还有跟吴越眉眼相似的弟弟也来了。吴越没有看杜纬,倒是吴越的弟弟向杜纬比了一个加油的手势。贺强荣也在人群中朝杜纬鼓励的笑笑,杜纬心中微暖。
杜纬朝吴越的弟弟和贺强荣笑笑又深呼一口气开始专心烹饪菜品。杜纬先洗好圆糯米和鸡头米,把圆糯米和鸡头米分别放入两碗中用温水浸泡。分离蛋黄蛋清,把蛋清打匀,再把冰糖敲碎。鸡头米和圆糯米沥干水,把鸡头米放入蒸笼,圆糯米备用。
杜纬快速的过滤蛋清,直至蛋清透明无杂质后拿出蒸笼中的鸡头米,接着在灶台上放好砂锅,在砂锅中加入少许清水,随后放入圆糯米和鸡头米,盖上锅盖大火至泛出鱼眼泡时改用小火。
杜纬接着放入过滤好的蛋清,顺时针搅动,随后加入碎冰糖,加入冰糖后2分钟加入干桂花,放入干桂花的第19秒立刻关火。做这鸡头米羹想要做成透明的胶质状,时间和火候的把握是重中之重,经过前几天的练习,杜纬已经不需要看表,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时间一到立刻进行下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