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名叫平,和楚王是同姓一族。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同,为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到后,就想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做得了’。”怀王听后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被谄媚之辞蒙蔽了眼睛,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端方正直的君子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根本,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佐君主,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屈原创作《离骚》,大概是由怨恨引起的吧。《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小雅》虽然多有怨愤之辞,但不主张叛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上追述帝喾的事迹,近世称述齐桓公,中间讲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志向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他志向高洁,所以文中多用香草作比喻。由于他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是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推究他的这种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相亲,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带着丰厚的礼品呈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相信了张仪的话,就和齐国绝交,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大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斩杀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进攻,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个消息,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回国。而齐国因为楚国背盟,终究不肯援救楚国,楚国处境极为艰难。
第二年,秦国表示愿意割让汉中一带土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我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张仪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眛。
当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想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能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肯听从。逃亡到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没能回来。
屈原也为此嫉恨子兰,虽然被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希望国君总有一天能醒悟,世俗总有一天能改变。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反复在作品中表达这样的意愿。然而终究无可奈何,所以不能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最终也没有醒悟啊。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但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太平国家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诚,所谓贤臣并不贤明啊。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所造成的祸害啊。《易经》上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哪里还谈得上福呢!
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江畔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十分枯槁。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呢?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洁的品德,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于是屈原写了《怀沙》赋。赋辞说:
初夏时节草木茂盛啊,我内心忧伤长久悲哀。我急急忙忙地往南行啊,眼前是一片昏暗幽深。心中的冤屈纠缠着痛苦啊,遭受忧患日子已经很久。抚摸着胸口反省我的志向啊,我强自压抑着委屈自己。
想把方的削成圆的啊,但正常的法度不可废弃;想改变最初的本心啊,这是君子所鄙弃的。明确规范牢记准则啊,以往的法度不曾更改;内心正直品质端重啊,这是君子所赞赏的。巧匠不挥动斧头啊,谁能看出木料是否合乎标准?黑色的花纹藏在暗处啊,盲人说它没有纹理;离娄眯着眼睛看啊,盲人还以为他失明。把白的说成黑的啊,把上颠倒成下。凤凰被关在笼子里啊,野鸡却在外面飞翔起舞。美玉和石头混杂在一起啊,人们把它们等同看待。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嫉妒贤能啊,全然不知我美好的品德。肩负重任责任重大啊,却陷入困境无法前行;怀揣美玉般的品德啊,穷困潦倒找不到展示的地方。村里的狗成群地狂叫啊,是对着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叫;诽谤俊才怀疑豪杰啊,本来就是庸人的常态。外表质朴内心通达啊,众人不知我出众的才华;栋梁之才被丢弃堆积啊,没人知道我所拥有的才能。我重视仁义的修养啊,把谨慎忠厚当作富足;重华那样的圣君已不可再遇啊,谁能知道我从容的气度!自古以来圣君贤臣不能同时并存啊,怎知道其中的缘故呢?商汤、大禹的时代太过久远啊,遥远得使我无法追慕。克制心中的怨恨啊,压抑情感自我勉励;遭受忧患而不改变啊,愿我的志向成为后人的榜样。前进的道路堵塞不通啊,天色昏暗已到黄昏;满含忧愁满心哀伤啊,最终的结局已临近死亡。
尾声:浩浩荡荡的沅水湘水啊,各自奔流不息。漫长的道路昏暗不明啊,前途是那么遥远渺茫。我常常悲叹啊,长久地叹息感慨。世上既然没人了解我啊,人的心思也不可诉说。我怀着真情抱着美质啊,却孤独无依没有伴侣。伯乐已经死去啊,千里马还有谁来识别。人生禀受天命啊,各有各的安置。坚定心意放宽胸怀啊,我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屡屡伤感无尽悲哀啊,长久地叹息感慨。世上混浊没人了解我啊,人的心思也不可诉说。知道死亡不可避免啊,我绝不吝惜生命。明白地告诉君子啊,我将与他们为同道。
于是屈原抱着石头,自沉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类人,他们都爱好文学,并且凭借写赋而被人称赞;然而他们都只效法屈原的辞令委婉含蓄,始终不敢直言进谏。此后楚国的领土一天天削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