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临乐,张叔我今日没带什么值钱的物件,这两幅画先给叔叔留着,明日就派人给你送定金来。”张副将选了两张赵北和孙斗金玩木剑的图。
“不用什么定金,张叔喜欢就等画展结束来取,今天这些画都赠给各位叔叔。”盛临乐大方开口。
张副将说:“那怎么行,叔叔们怎么能占你这小娃娃的便宜,得给得给,就当叔叔给你的零花钱。”
盛临乐还是摇头:“我过段时间要印些画本,到时还请各位叔叔伯父多照顾照顾我的生意才好。”
张副将惊奇,看向将军夫人:“嫂子,孩子这么小你就让她学商贾之道?我家那小子十二岁了还只会找老娘伸手要钱哩。”
大夏朝并不像华夏古朝那般推行严苛的抑商政策,视商贾如贱民,在大夏,商贾地位同平民一样被平等对待。
将军夫人好笑地摆了摆手:“小孩子一时兴起弄着玩罢了,这丫头,画本连影儿都还没有就招揽起顾客了,张副将莫见怪。”
盛临乐过来时带了笔墨,挨个儿在画纸角落写上副将的姓名,晃了晃手指,泰然自若:“娘,这叫提前宣传,下个月底前我定把画本印出来,您就看好吧。”
将军夫人不信:“明天可就下月初一了,你来得及吗?”
怎么来不及,等会她就要出门去视察书铺了,只要确认雕版师傅能雕出什么样的水平印版,她就能按图索骥选择画什么样的风格。
她本来心中已有好几个选题,今日将军爹的同僚们的买画行为反倒给了她另一个思路。
第一本书出个言情剧本或许是能小火一把,但口碑名声就落了下层,不如画一画谚语故事或者成语故事集锦之类的,故事都是现成的,也不需画太复杂,走启蒙教育路线,看谁敢说她不务正业。
拜别长辈,盛临乐就带着云砚和护卫出门去书铺了。
将军夫人昨日就跟林大管事打了招呼,马车等在门外。穿越过了这么多天第一次踏出门,盛临乐心情格外的好,看什么都稀奇。
长街古楼,道路坊巷尽收眼底,脏兮兮裹着泥巴的积雪成半人高堆在两侧路边,街上行人三五成双,皆是身着厚袄皮帽,缩着脖子走路。路上泥泞坑洼,马车也行得缓慢,却还是不免要溅起泥点,牵连行人纷纷侧身躲开。
跟想象中的古街完全不一样,房子普遍低矮,路面也不宽敞,想及这漠城之前还跟宣国打仗,一个战后城市,盛临乐对此也不奇怪了。
马车行至东街,人多了起来,还有妇孺挎着菜篮相互说笑,周围开门的店铺也比起初看到的多,盛临乐想莫非刚才那边都是住宅区,这里才是商业街?
酒楼客栈的伙计在门口招揽生意,与街边卖炊饼的吆喝声相映成趣,沽酒女挽起袖子搅动坛子里的酒水,顿时酒香四散,盛临乐闻了两口就觉得要醉了。
书铺在东街中段位置,不偏不倚正好在丁字路口位置。对街是一家馄饨店,这会儿过了午时,店里也冷清的紧,老板正在收拾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