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桓尴尬地笑了笑,心中暗自思忖,医生最讲究望闻问切,王班做了三十六年的御医,要一眼看出他纵欲过度,确实并非难事。
“公子回来了!”唐惜惜满脸惊喜地飞奔了过来。
王班语重心长地说道:“惜惜整晚都在担心你,一夜未曾合眼,她刚刚病愈,你还是劝她去歇息歇息吧!”
魏桓这才注意到,王班的眼中也布满了血丝,想来他也是一夜未眠。他们二人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魏桓身上,生怕他会有什么闪失,所以一直苦苦守候着魏桓归来。
魏桓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之情,不知不觉间,对王班多了一份敬意,对唐惜惜多了一份怜爱。
看到魏桓归来,唐惜惜的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她那颗提心吊胆了一夜的心,此刻终于落了地。
唐惜惜早就为魏桓准备好了洗澡水,尽管魏桓在百香楼已经简单洗漱过了,但他还是无法拒绝唐惜惜的一片深情厚意。
沐浴更衣后,唐惜惜贴心地为魏桓精心泡好了香醇的茶水。她那无微不至的关怀,犹如春日暖阳,温暖着魏桓的心房。
这座庭院由堂屋、东厢房、西厢房以及一座小巧的厨房组成。堂屋左右两间分别是魏桓和唐惜惜的卧室,中间则是客厅。西厢房是王班的栖息之所,而东厢房则成了书房,书架上摆满了魏桓从魏国带来的书籍。
魏桓轻轻拿起一本,仔细研读起来。这本书是大魏礼部精心收集的晋国所有官员的信息,甚至连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进行了说明。虽然其中大多只是道听途说,但也为魏桓研究晋国官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魏桓与晋国太子仅有一面之缘,然而李嗣元却城府极深,对自己怀有强烈的警觉之心。魏桓深知,要想取得他的信任,实非易事,最好的办法便是敬而远之,让他误以为自己是一个平庸之辈,不再过多关注自己。
倘若自己贪图安逸,或许能够平安无事地活到两国开战之际。然而,自己早已下定决心要回到魏国,安稳的生活只会磨灭自己的雄心壮志。
魏桓将那早已烂熟于心的书籍轻轻放在一旁,晋人豪爽,习武之风盛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比比皆是,侠士在晋国备受尊崇,这在上层社会也形成了一种任侠好义的风气。
李嗣元贵为太子,其门下食客如云,但凡武艺高强之辈,均被其视为知己。
然而,若论慷慨,太子李嗣元也只能屈居第二,这头把交椅当属晋王的第十子,年方十八的代王李嗣恩。李嗣恩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且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又兼慷慨豪爽,广纳宾朋,其母乃晋国当今皇后楚韵。
说起楚韵,她与魏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楚韵本是楚国的公主,当今楚王最小的胞妹,而魏桓的七姑姑现今贵为楚王的皇后,执掌楚国后宫大权,再加上魏桓的五皇兄宋王魏栩迎娶了楚国的公主,真可谓是亲上加亲。
据晋国朝野传闻,楚韵与太子李嗣元向来势同水火,楚韵十五岁嫁入晋国时,李嗣元已经被册立为太子,李嗣元对楚韵从一开始就心怀抵触,后来随着十皇子李嗣恩的降生,这种抵触情绪更是逐渐演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楚韵能在短短数年之间从众妃嫔中崭露头角,成为掌控晋国后宫的女主人,靠的绝不仅仅是她的花容月貌和显赫家世,她的冰雪聪明和长袖善舞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