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去了哪里?”杨川打听道。
“大概去了北边,做了游医。”金人瑞捏紧拳头:“书生报国成何计啊,如今读四书五经,还没有比投笔从戎有用得多。”
杨川心道:“明年是孙传庭……吴又可明年才会回苏州,罢了,一旦瘟疫爆发,我先顾自己吧。多注意点防病意识,应该不至于死。”
金人瑞想请杨川跟他回吴县老家,把酒言欢,实在又对眼又对胃口,他偏爱水浒、西厢、红楼之类的杂书,奉为圭臬经典、金科玉律,而且为人离经叛道、放诞不羁,如今看来这位杨川是同道中人,关键是金人瑞自己是秀才,却看不起其他秀才,然而这时三个身穿皂服的衙门中人走过来了。
领头的官差看看手中画像,再看看杨川:“你就是杨川?跟我们走!”
“差爷,在下是杨川朋友,敢问他犯了何事啊?”金人瑞脸色一急,上来开脱。
“一边去!衙门办事,怎容你啰嗦?”领头官差冷哼,另外两个官差,不容分说,就一人抓杨川的一只胳膊提过来。
金人瑞也报以冷笑:“敢问是吴县县衙还是苏州府衙抓人?抓人也得有个罪名,在下不才金人瑞,常熟虞山先生门下!”
苏州人可能不知道钱谦益三个字,但是衙门中人对“虞山先生”怎会不知,那领头官差的气焰缓了一点:“不管你哪个先生门下,今儿是巡抚老爷要人,让开吧。”
“金兄不必担心。”杨川对他使个眼色,初次见面,他想不到金人瑞都肯帮他,这倒让他对苏州人的印象改观不少。
……
金人瑞刚要进阊门,回吴县月城市,又退回来,“不行,我不能对杨兄不义啊,否则叫人小看了我金圣叹!”
背紧包袱,金人瑞又跑去苏州半塘,被董小宛的下人阻拦,金圣叹口不择言:“在下绝非来打扰小宛姑娘,有位杨川,和蘼芜君识得,被巡抚衙门抓去了。”
楼上的几女恰好听到了,柳如是冲出来道:“犯了什么事?”
“不知吉凶。”金人瑞便在门外告辞。
“这个杨川还真不安分,怎么惹上了巡抚衙门的人?”董小宛贞静贤淑:“以姐姐的性子,恐怕放不下。”
“毕竟朋友一场,我去看看。”柳如是想想道。
……
官差还给杨川一匹骡子骑,直进了苏州城中心大道,好在杨川喜欢旅游,马术也练过,左手提缰,右手执鞭,两脚稳稳一踩,倒没让人笑话,这个功夫,他几两碎银就贿赂过去:“官爷们行行好啊,大热天的,出门也不易。”
那三个官爷掂量掂量,态度好了不少:“你小子倒不用担心,巡抚老爷找你,也没啥坏事。”
看这场面就不像特别坏的事,否则哪会给他骑骡,只是黄希宪找他干嘛?杨川怎么想都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