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即将消逝的乡村 > 科举学十三:转阅八七

科举学十三:转阅八七

教育与考试

2013年第2期

科举制的世界影响与科举学的国际化

马杰

摘要:科举制不仅促进了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科举制的深远影响、科举研究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以及科举研究的现实意义与世界价值,均促使科举学走向国际。当前,科举学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研究学者与研究资料、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等方面。未来,科举学国际化将逐渐从国内国际化迈向国际国际化,科举学将成为一门真正的、国际性的显学。

关键词:科举制;科举学;世界影响;国际化

科举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的科举制是指狭义的进士科举。即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不仅对中国及东亚国家的制度文明烙印深刻,而且对西方国家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正是这种波及世界的深远影响才促使科举研究逐渐走向国际。那么,科举制有着怎样的世界影响?科举学能否国际化?当前,科举学国际化的表现有哪些?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具体梳理了科举制度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举学走向国际的可能性、科举学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力求全面认识科举制度的世界贡献及科举学的国际化趋势。

一、科举制的世界影响

(一)科举制对东方的影响

科举制对东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在东亚文化圈中,科举以一种制度文明的形式,延伸着传统的儒家思想。经过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家的引进仿效,东亚国家逐渐形成了基于科举制度的共同文化属性及文化特征,从而促进了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日本是仿效中国科举最早的国家,但同时也是实行科举时间最短的国家。公元7至8世纪之际,日本引进中国的律令制度,实行唐朝的贡举制度。但日本只学于制度形式而非精神。“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平民化缺失,贵族化明显,以致11世纪以后,完全为贵族所把持,科举制度异化。朝鲜是除中国以外实行科举时间最长、最完备的国家。公元958年,朝鲜高丽王朝仿效唐宋科举制度,经李朝进一步推行达至兴盛。直到1894年废除。比之日本,朝鲜不仅设有进士及状元,同时彰显公平精神,其对中国科举制度的仿效程度具备了形式与精神的相对统一。越南是最晚实行、最晚废除科举制度的国家。公元1075年,越南李朝开始采行科举制度,经陈朝设进士科正式建立,直至1919年废除。与日朝相比,越南在东亚三国中,仿效程度至极。不仅在科考中采用八股文作为考试文体,同时还建立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相当于明清的贡院。〔1〕虽然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东亚三国的影响在存在时间及影响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却共同促成了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不过,由于仿效程度近乎照搬,在后期也出现了晚期中国科举制度的诸种弊端,最终消失于历史舞台。

(二)科举制对西方的影响

科举制度不仅对中国及东亚国家的制度文明烙印深刻,而且对西方国家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始自英国,流于欧美,终使科举制以全新的面貌在异域重获生命。当时,来自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法兰西、荷兰、美利坚等国的西方传教士、商人、学者等在传教、游历中国的过程中通过翻译、著述等方式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并给予了高度赞扬,为科举制度在西方的传播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科举制度在西方经历了16世纪的开始传入、17世纪到18世纪的学者潜心研究、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借鉴争论、19世纪中叶到二战后的改革确立以及二战后至今的本土创新与发展成熟五个阶段。〔2〕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得到西方国家的青睐,是因为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选用文职官员,实行政党分肥制。这种制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任人唯亲而非任人为贤的局面,政府机构难免充斥着各种无能之人,〔3〕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比之当时西方的文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追求“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平等择优”的考试精神无疑是先进的。而且,科举考试“公开、公平、平等”的理念也契合了当时西方文明所崇尚的“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内核。因此,虽然科举考试存在诸多弊端,但西方人还是高度赞扬科举制度。或许由于东西方截然不同的制度文明,使西方国家在借鉴引进科举制度时更加注重把握科举制度的考试精神而非囿于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从而实现本土化的创新发展,建立起影响世界的文官考试制度。

二、科举学为什么会国际化?

自1992年刘海峰教授在《“科举学”刍议》一文中提出“科举学”这一名词后,科举研究逐渐发展成为融多学科、跨学科视角为一体的专学研究。在科举学的框架下,科举研究更加专门化、系统化。本文中“科举学的国际化”,即指科举研究的国际化。那么,科举研究为什么会国际化?笔者认为,科举研究之所以能够走向国际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科举制度的世界影响,使得科举研究走向国际成为可能。没有这种波及世界的影响,科举研究不可能会吸引“庐山之外”的中西异域学者长期钻研,推陈出新。其次,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为科举学走向国际注入了活力。学科融合以及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必然要求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与研究范式,这已然成国际学术研究之趋。科举学恰是一门需要运用多学科研究视角的专学。因为科举学本身牵涉选官制度、教育制度、考试文体、文学表现、考风建设、防弊管理、阶层流动、社会习俗等多个方面。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法学、哲学等学科都能在科举研究中切入合适的研究视角并发挥各自的学科价值。例如,研究科举演变需要历史学的视角;研究科举考试需要教育学的视角;研究科举选官需要政治学的视角;研究科举阶层流动需要社会学的视角等等。因此,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使得学科之间互为支撑,为科举研究走向国际注入了活力。再者,科举研究的现实意义与世界价值,使得科举研究有必要走向国际。考试依旧存在于当今世界,无论是中国的高考制度,还是中西方现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科举制度“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平等择优”的考试精神跨越地域之界,超越民族之限,具有普世价值。只要有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的存在,围绕考试规律、考试理念、考试程序、考试管理以及由考试带来的一系列涉及公平竞争等的社会问题就值得中外学者穷流溯源,研究科举。因为历史对现实具有借鉴价值,科举研究的价值就在于此。虽然,在中国实施了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于1905年被废止,但是科举的影响并未随着科举制度的废止而消失,而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现实与未来之中,融化于现实与未来之中,不断地对现实起积极或消极的作用。”〔4〕比如,历史上科举存废之争与当今高考存废问题的如出一辙,分区配额取士与当今高考分省定额录取的惊人相似。再如,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以及广受追捧的高考状元等现象无不体现着科举时代形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传统思想。这些“潜在的形式”需要抚今追昔,以求反思今日之变。况且,不同的制度文明与文化传统孕育的考试文化不尽相同。“考试文化与其他类型的文化一样,往往因社会变迁、中外文化碰撞、教育交流和借鉴而发生某些变异,亦会在历史传承中获得新的发展。”〔5〕因此,以历史的视角分析科举考试在不同文明中的演化及变异,还有助于把握不同考试文化中现实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从而促进各国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沟通中外文化理解,彼此借鉴,共同进步。

三、科举学国际化的表现

科举研究的国际化并非自科举学的创立才开始。但是,科举学的创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科举研究走向国际。笔者且从研究学者与研究资料、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三个方面浅析当前科举学国际化的表现。

(一)研究学者与研究资料

放眼全球,研究科举的学者遍布美国、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英国、法国等诸多国家。其中不乏知名学者。如,开启日本近代科举研究先河的原胜郎;以《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科举史》、《科举——中国的考试地狱》“三部曲”闻名世界的日本学者宫崎市定;为科举研究提供新视角的平田茂树等。美国最早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科举制度的柯睿格;最有影响力的科举专著——《中国帝制晚期科举文化史》的作者本杰明·艾尔曼。其次,承载科举研究学术成果的期刊、图书以及储藏科举诸种文献、文物的图书馆、博物馆散见全球。目前,在中国和台湾之外珍藏科举资料较为丰富的地方主要分布于:日本的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京大学东方研究所;美国的国会图书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图书馆、华盛顿特区的中国研究资料中心、洛杉矶的摩门教宗谱图书馆;大英博物馆东方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兰西学院等。〔6〕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科举制度“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平等择优”的考试精神是各国科举研究者共同关心的主题。但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又彰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如,日本的科举研究强调作为东方文化传统的科举与近代之间的连续性,注重社会制度史、文学文化史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文献与实证,即注重对文献资料目录的整理与编纂及其考证。〔7〕越南的科举研究聚焦越南科举的历史研究、越中科举制度的比较研究,注重从历史的视角切入研究。〔8〕俄罗斯的科举研究跳出中国教育史研究范围,从历史的研究视角向教育的研究视角转变。〔9〕美国的科举研究关注科举与社会阶层流动的关系以及学校教育与科举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数据统计与多学科研究。〔10〕

(三)国际学术研讨会

自2005年第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后,至今已举办过9届。笔者具体梳理了至今为止举办的历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情况,以期对科举研究国内国际化的情况了解一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九凤吞龙,高冷女总裁求放过表白的清冷学长,竟是反差学姐异次元【原点】直播间卖鱼竿,轰动军工界!毒吻:给爱加把锁我竟佛成了域神战场,开局召唤VDV特种部队神级死灵契约师,我才是灾厄之主否极泰来,从买彩票开始人生如梦之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