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大亮时,朱信站城门楼上,目送着棺木从承天门、午门一路远去。至此天启皇帝终于能安心的休息,不用再烦心大明的内忧外患了。
可麻烦的是他,他能拯救大明吗?
草你妹的,想起地狱模式,就是悲剧无比!
接下来,他要慢慢了解大明的政治架构了,要谨慎为主,不能盲目躁动。
这一日,将信王府中的亲眷接入宫,朱信又是册封田淑英为皇后,册封了钱雪蕊为雪妃,周莹宁为宁可妃,又是册封李十娘为贵人。
然后,便是让王承恩、徐应元等人,接管宫中的一切,了解着皇宫,还有各个权力结构。
明代皇城之内完全是由太监掌控管理,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共计24个管理机构,又称为24衙门,在这之下还有各种库、厂等分支机构。
二十四衙门中位高权重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司礼监,掌握批红的权力,又称为内廷;另一个是御马监,主要负责宫内的守卫,及监视京营。这一文一武两个衙门,正是二十四衙门之首。
御马监的掌印太监是为庞天寿,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为王体乾。然而御马监自从万历之后,就日渐荒废,现在已经完全被司礼监压制了。
“御马监,必须要重建,不然改革京营,可能引发叛变!”朱信思索着,整顿京营是必须的,必须要加保险,于是御马监重建是必须的。
只是下一刻,又是划掉了!
文臣不可靠,太监也未必可靠!
历史上,在崇祯皇帝上吊时,王承恩也是上吊自杀;方正化,在北京城陷落后,击杀敌人数十人,最后被击杀身亡;高起潜投降了清朝,曹化淳、杜勋打开宫门,迎接李自成。
“从锦衣卫当中,重建禁卫军!”朱信思索道。
而司礼监虽然名义上是王体乾做主,但是实际上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的魏忠贤才是司礼监中第一人。
而除了内监二十四衙门之外,还有管理宫女的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制度,但是自从内监掌权之后,女官制度已经荒废了。
对于外朝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那些人有才能,那些人是尸餐素位。
虽然他读过几本历史书,也看过几本穿越小说,知道诸如孙承宗、毛文龙、卢象升、祖大寿、袁崇焕、吴三桂、熊廷弼,杨嗣昌,洪承畴、李自成、张献忠等历史名人的名字。
只是所谓的明史,黑明不断,很多庸才变成了忠臣,很多有才略都被污蔑!
现在,大明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财政不足,还有粮食不足。财政不足,导致了边军没有粮饷;而粮食不足,导致了农民起义不断。
只要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能天下太平。
不然仅仅靠着任用几个能臣,就能挽救危局,根本不可能。
很多官员不了解,最好不要轻动。
要禁止越级提拔,袁崇焕就是越级提拔,结果从一个县令成为了辽东一号首脑,引发了一些列恶果。
无规则则不成方圆,不要轻易破坏规矩,哪怕是皇帝,不然承受不起代价!
不论多么武将多么有才学,也要从班长开始干;不论文官多么有才学,也要从县令开始干。一步到位提拔,只是扼杀人才。
虽然知道大明危机不断,可朱信不打算急躁处理一切,也不打算干大事,而是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收复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