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京城干旱不断,不久又是水灾。而山东旱灾,蝗灾,淮北也是旱灾不断,据说陕西最近也是灾害不断!大明天灾不断,你说当如何?”
朱信询问着魏忠贤,似乎在问他。
可实际上,却是问自己。
从万历五年开始,大明就是各自灾害不断,北方是水灾,旱灾,蝗灾;而南方,是各种风暴,各种极端天气。发生了天灾,就要救灾不断,而魏忠贤做得不错,各地救灾物资都能及时达到,很少被官员贪污了。
于是百姓们,感激着魏忠贤,于是为他立下了生祠。
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口碑!
历代以来,大权在握的太监不少,如刘瑾、汪直等等,可建立生词的只有一个,就只有魏忠贤一个。
可着只是开始,接下来,旱灾、水灾、蝗灾、地震、瘟疫、海啸等接连不断,一波接着一波,接连不断;直到顺治时代,气候好转,一下子风调雨顺了。想着顺治,朱信就是羡慕嫉妒恨,这才是天命之子,老天爷的亲儿子。
“陛下,当及时赈灾,又是监管好官吏,免得贪污!”魏忠贤说道。
“若是赈灾无钱,那该如何?”朱信又是问道。
“江南富裕至极,可从江南征税!”魏忠贤说道。
“江南富裕,真的富裕吗?”朱信冷笑道:“江南贫富差距巨大,多数百姓也过得很苦,富者田连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真正有钱的只是少数人,可这些人多与朝堂官员勾结,难以征税,你觉得该如何?”
“陛下,可派遣锦衣卫和东厂,前去征税?”魏忠贤回答道。
朱信笑道:“锦衣卫可靠吗,东厂可靠吗?若是他们到了地方,与那些士绅豪商勾结,那该如何!他们到了地方征税,为朕收取了税收,可一半却是落在了他们口袋当中,江南百姓苦其久矣,朕该如何?”
魏忠贤默然无语了。
锦衣卫和东厂搜刮,倒是能搜刮到了银子,可他们也太贪了,不仅是剪羊毛,还要把羊给逼死!
朱信又是问道:“若是有流民叛乱,是出兵剿灭,还是安抚?”
魏忠贤道:“一切皆在陛下!”
朱信却道:“想要派兵剿灭,却是没有粮饷,士兵们吃空饷严重,又是杀良冒功,剿灭流寇只会是越是剿灭,数量越多;至于安抚流民,可又是没有粮食,没有土地,流民没有土地耕种,又是没有粮食吃,即便是暂时安定了,也必然继续叛乱!魏公公,你说该如何?”
魏忠贤沉默了:“老奴不知道!”
“大明建国二百多年,土地兼并越发的厉害,失去土地的流民太多太多了,或是入山为盗,或是扰乱社会秩序,都是不稳定因素……这些人最好是移民!”
朱信说道:“洪武时代,建文时代,永乐时代,那时能大移民,朕也可能大移民!而移民的地点,将放在台湾,还有东南亚!”
思考了很久,朱信发现,想要解决明末危机,最佳的办法,就是移民,将北方大量人口,迁移到了台湾,东南亚。一旦流民数量减少了,农民起义也失去了根基,危害也在减少了。
当然了,他也可以学习后世,打土豪分田地,只是想想都是算了。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可能今天打土豪分田地,明天就是叛乱不断,脑袋搬家
“朕,会设立台湾府,在那里经营台湾,至少移民一千万!台湾不够,那就与西班牙人干架,抢夺马来西亚,抢夺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