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叶运平也出来了,熟人相见,店里登时热闹起来。耿小芹让叶运平陪着两人说话,自己赶紧下起了饺子。赵洋和叶运平先询问了一下各自的近况,然后就谈论起赵海了,姚晓雨则坐在一旁,静静地听两人聊天。
饺子上来了,赵洋和姚晓雨面对面坐,一人一大盘,耿小芹又给两人各配了一大碗酸汤,虾米、葱花、芫荽,香气四溢。赵洋深吸了一下鼻子,说,“嫂子你做的饭就是香,我听我哥说,原来轧花厂的工人都喜欢吃你做的饭。你开饭店生意肯定好!”
耿小芹又乐了,“哈哈,借你吉言!爱吃嫂子做的饭,就和小雨经常来,想吃啥嫂子给你们做啥。”
吃完饺子,耿小芹带着赵洋和姚晓雨来到隔壁店里,一边让他俩参观饭店的格局一边说着自己的构想。听完耿小芹的想法,赵洋向装修工人借了一把卷尺,让姚晓雨帮着忙,量了几块墙面的尺寸,仔细地记到一张纸上。他把纸叠好装进口袋,卷尺还回了工人,又问了一下耿小芹饭店计划大致什么时候开张,说,“行吧,我回去抓紧时间,尽力赶早,不耽误你的大事。”说完告别耿小芹夫妻和昝国良等就开始返回,姚晓雨把他送上回西安的公共汽车,两人挥手告别。
耿小芹的解州羊肉泡店开张时间选在了10月14日,农历是八月二十六,属于人们认为吉利的“三、六、九”,耿小芹虽然也注重老黄历的这一套讲究,但她最主要还是看中这天是个星期天。星期天单位和学校都放假,饼子供应就不需要像平时那么紧张了,时间上也就能相对宽松些。叶运平查看了那天的黄历书,上面说卯时和辰时都适宜开市,也就是开业。卯时是5点到7点,辰时是7点到9点,即使是星期天,早上饼子店还是要忙碌一阵子的,耿小芹就决定把开业时间定在了9点,那个时候基本上就可以忙完了。
14日,耿小芹和叶运平凌晨三点就起来了,到了饼子店里和昝国良、学徒工一道先把早上要外送的饼子打好、装毕,早饭一做众人吃完,然后昝国良和一个学徒工分头外出送饼,叶运平在店里守摊,耿小芹带着另一个学徒工去羊肉泡店里收拾。羊肉泡店也是刚装修完毕,耿小芹还没有顾上仔细整理,哥哥耿明生和嫂嫂兰草是前天下午到的,昨天早上他俩把操作间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拾掇了一番,下午叶运平带着耿明生到市场上将各类用具、调料原料大大小小买了个齐全。耿小芹和学徒工过来的时候,睡在店后面屋子的耿明生和兰草也早起来了,四个人把大间和两个包间齐齐打扫了一遍,桌椅擦拭干净,摆放整齐,忙碌间有太阳光斜射入店内,外面已是亮堂堂了。
耿明生夫妻用抹布在擦拭店门和上面的牌匾,耿小芹让学徒工把鞭炮堆放到店门口,自己则里外转一转,看看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门口就等叶俊萍一会过来张贴孙教授写的对联了,店里面的墙上粉刷得白白净净,却不知道赵洋能不能按时地把做好的东西拿过来。虽然现在是一个村子的人了,但耿小芹对这个赵海的弟弟还不是很熟悉,因为赵洋一直在外上学,但叶运平却信誓旦旦地说,没事的,人家既然敢答应,就应该能办到的。他对赵洋还是了解的。
7点半左右,叶俊萍提着装有对联的袋子匆匆赶了过来,耿小芹把打好的糨糊给了她让她张贴,自己盛了些饭菜去送给婆婆和孩子。叶运平趁着不忙过来帮妹妹,虽然手有残疾,但干这些细碎活他还是很利索,贴好后,又小心地把各个边角按实,然后远走几步,细细地端详看贴得咋样。
上联是“品河东历史饮食文化”,下联是“尝解州传统风味泡馍”,横批是“心身俱惠”,用的是欧体楷书,平正中见险绝,规矩中显飘逸。叶运平并不懂得书法,耿明生夫妻更是大字难识半篓,但都禁不住点头叫好。
8点钟的时候,姚晓雨结束了晨读返回宿舍,昝国良已经给她说了好几次让她今天过去吃饭,耿小芹有一次替昝国良给学校餐厅送饼时也专门邀了她。姚晓雨决定去得早一些,帮人家干一些力所能力的活。刚出了校门,姚晓雨就看见赵洋扛着几块牌板远远地一路疾走过来,她赶紧跑上前去。赵洋看到她,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笑着说,“你来得正好,帮我把这两个小的拿上。这东西重倒不重,就是太大,不好把握住。”
姚晓雨把两个小的牌板接了过去,泡沫板做的,的确不重。两个人一边走着,赵洋说,他早早就起来了,坐的是第一趟车,第一趟车拉人就不少,磨磨蹭蹭到杨陵就快8点了,下了车,倒有人愿意连人带货送他,但是要2块钱跑腿费,他想了想时间应该还来得及,便决定还是自己扛着去,却没想到这牌板大大小小的并不容易搬运,幸亏在这里碰见了姚晓雨。
耿小芹早已把斧头和钢钉准备好了,站在门口不住地张望。两人到了跟前,赵洋把牌板一一展开让大家看。四个大牌板是给羊肉泡店做的,外面的大间两块,两个包间各一块,以深褐色相框材料镶边,全是宣纸黑字,图文相配,图是简练的写意中国画,字是唯美古典的隶书。大间的两块,一块是解州的历史渊源,从《梦溪笔谈》“轩辕氏诛蚩尤于涿鹿之野”到《战国策》“秦败魏师于解”,还有《警世通言》中“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再加上李世民钦定“五龙峪”,把解州的前生今世说了个透,配图则是解州城最早的格局一街十三坊,南倚中条山,东望硝池滩,关庙在城西,孔庙在城东,街面都是单门独户,秦砖汉瓦,大街门面用栅门隔开,栅门一除,当街一摆就是柜台。坊间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另一块则是关于解州羊肉泡的典故,把庚子年慈禧太后从北京逃往西安的路上途经解州不忘享用一顿羊肉泡的传说也加在其中。包间的两个牌板一个是关于解州关帝庙,一个是关于运城盐湖,俱是图文并茂,寄情于景的写意画配上古朴端庄的隶书,装帧在粉刷雪白的墙壁上,立马让人眼前一亮,感觉一股新鲜的气息扑面而来。
另外两个也就是姚晓雨拿的小牌板,则是彩色打印的,也是有图有文,却是给饼子店准备的。赵洋建议把它们挂到店门的两侧,因为主要是介绍两种饼子的来历。一种是叫做“后稷饼”的半圆饼,传说后稷教民稼穑,他像把一个圆饼一分为二成两个半圆饼一样把百谷种子一分二、二分四…地传授给了黎民百姓,人们为了感恩他,就把这种最先出现在稷山的半圆饼叫做“后稷饼”。后稷虽然生于山西稷山,但他母亲姜螈出生地有邰却属于陕西,也就在杨陵附近,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西北农业大学还有其他农业科研机构在此地设立,与当地悠久的农耕历史不无关系;还有一种三角油酥饼叫“姚暹饼”,则与隋朝的都水监姚暹有关。姚暹当年率领民众修浚保护盐池的永丰渠,因为土石混杂没有合适的工具挖掘而导致工程进度缓慢,这让姚暹异常苦恼。一次吃饭时,偶尔看到这种三角形的油酥饼,他灵光突现,想出了一种改进工具的方法,以往的挖掘工具像镢头是上窄下宽,碰上土石混合的地层很不好使用,但如果能像三角饼一样上宽下窄,那挖土刨石就省力得多。于是他下令让大量打造这样的工具,果然使工程进度增快了好多。后人为纪念他的功劳,把给他带来灵感的三角油酥饼就叫做“姚暹饼”,把他发明的工具叫做“姚镐”,据说现在通用的“洋镐”也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它的原理。
羊肉泡店的四个牌板自然没得说的,这两个彩印的小牌板挂在饼子店门口也相得益彰,饼子店没有装修,门窗颜色五花八门,和色彩丰富的牌板很是搭配,更引人注目。饼子店的顾客更多的是一些诸如农民工之类的社会最底层劳动者,他们在买饼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后稷和姚暹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的故事激励他们的意志,在这片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土地上用心血和汗水来实现他们所憧憬的梦想。
尽管是火烧眉毛的时候才送到,但总算没有耽误大事。耿小芹对这几个牌板都很满意,她虽然对绘画、书法不甚了解,但也能感觉出这从搜集材料到书写绘画再到装裱,肯定要花费不少工夫、不少钱的,她一边道着感谢,一边掏出100块钱要塞给赵洋,赵洋赶紧拦住了她,
“嫂子,这可使不得。你和我运平哥新店开张,我送份贺礼也是应当的呀!”
耿小芹还是要硬给他,“这个道理我知道。可是这从材料到人工,肯定要花费不少的,你一个学生娃又不挣钱,嫂子还能让你这么破费?”
赵洋笑笑,“文字是我整理的,不花钱。书写绘画和材料是让我们学校艺术社团的同学帮忙弄得,也没花几个钱。我们学校搞勤工俭学,我每月都有固定收入,也能挣钱的。真的没事,嫂子!”
耿小芹仍然不依不饶,叶运平过来拍拍赵洋肩膀说,“小芹算了,谁让洋洋是赵海的兄弟呢?赵海的兄弟就是咱们的兄弟。不过洋洋,以后要勤来杨陵,来了就和小雨到这里吃饭,至少每月要保证一次。”
“对!对!”耿小芹像是突然醒悟了一样,她看了姚晓雨一眼,笑着说,“你运平哥说的也对,这钱你不接也罢,但是要经常和小雨过来。你要是不过来,教人家小雨姑娘一个人怎么过来呢?”
赵洋有些懵,他不明白他来不来跟姚晓雨有啥关系,姚晓雨应该比他更早熟悉这里呀?他侧头瞟了一下姚晓雨,姚晓雨这次却没有和他对视,而是飞快地把头扭了过去,赵洋看见她脸上红扑扑的,不知是因为干活张结(方言:忙碌)的还是……
吉时已到,鞭炮咋响,耿小芹的解州羊肉泡店红红火火开张了。前来道贺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仍然热热闹闹。吃完饭后,客人陆陆续续散去。看见一时半会没有啥忙碌的事了,赵洋起身告辞,耿小芹等托付姚晓雨送送他。
时间才过中午,回西安尚早,姚晓雨便邀请赵洋去她校园里转转。西北农大作为农业类院校,校园风光自是不错,赵洋也早有耳闻,前半年王红雷和李百灵还专门过来找过姚晓雨玩呢,只不过赵洋当时有事没能脱开身。
西北农大颇有历史,最早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国民政府资助所建3号教学楼至今依然挺立,古朴雄伟。姚晓雨知道赵洋喜欢研究文物,便专门带他参观了一番。
看完了3号教学楼,两人便在校园的甬道上随意走,小路碎石铺就,曲折幽静,道旁树木葱茏,遮天蔽日。10月的天气,晴朗的中午还是有些热的,尤其是两人刚经历了饭店开张的喧闹,但步入此间,却能感到格外地清爽。
赵洋张望着四周,说:“不知怎么,我一看到这个环境,就不自觉地想起了姚暹渠。姚暹渠上也是这样得郁郁葱葱,小路也是这样得曲径通幽,虽然没有修整的这么好看,但大热天走在里面一样的清凉无比。”
“嗯!”姚晓雨点点头,说,“我也有这种感觉。每逢想家的时候,我大多都会一个人来到这里,静静地坐上一会,然后看书、学习。高考前我就在姚暹渠的树林里坐过一个下午,那种静谧的环境里思考问题特别有效果。”
“要是再有一把脆甜脆甜的酸枣吃着,是不是做题效果就更好了?”赵洋笑道。
“那个时节哪有酸枣?”姚晓雨白了他一眼,摇摇头说,“我这人不行,一吃东西注意力就不集中了。不过,”她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以前虽然咱就是农民,可农业知识一点都不懂。来到西农,才真正了解了不少农业。就说姚暹渠上那漫坡遍野的酸枣吧,其实酸枣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养肝,宁心,安神的功效,对于心浮气躁压力大的高考学生挺有好处的。李百灵学中医,她也说酸枣仁是极好的中药材,‘熟用治不眠,生用治好眠’,富含维生素,醒脑清神。”她浅浅一笑,“可惜我没有这个福分,高考前没有酸枣可吃,要不,也许我还会考得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