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伴就是从小陪伴皇帝长大的人,从秦王府到宫内,这位首领太监可以说是李二最亲近的人之一。
四十多岁就白了头发,不同于在李二面前表现出的忠诚,离开宫门的王大伴更多的表现是沉默和冷漠,及到高公府上时,这位面对着高府上下七十二口的包围,也是冷漠的直奔人家后院,丝毫不理会前门迎客的高俭同志。
于此刻,高俭还没搞清楚后院里出了什么人物,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皇帝近臣对住在后院的一位食客有了兴趣。
再问及何人?一八岁小儿,义公主带回来的。大惊失措,不知道带回了什么祸事。
“那108人,当真是天上的星宿?”
潜书对太监没什么好感,眼前这位首领太监对着江流却如春风,没有表露出什么变态的特别欲望。
“不尽然,就是108个普通人。”
厢房院外围了一堆高府人,看着里面十多个太监围着江流,谈笑风生。
“那为何前三章要说是天上的星宿。”
“民是星宿,帝是太阳,星宿围着太阳,太阳放光就会掩盖星宿,太阳落下星宿就会近露人前,比如公公,又比如这高府的主人。”
“你这话,是说陛下昏庸了?”
“不是,而是说陛下光照万古千秋,必将燕山勒石,永垂不朽。”
“哈哈哈。”王大伴大笑起来,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江流的头:“是呀,陛下乃旷古明君,你这故事也只是故事了。就是不知道你师父究竟是什么人,竟然教授年纪幼小的你如此多的道理,令师之才能,足让天下士子汗颜。咱还听说,是你救回了义公主一条命?”
江流微笑,拿起茶盏给公公填了一壶。
“救死扶伤而已,算不得什么本事。”
“如何才算本事?”
“摘星揽月,纵观宇宙,使江河倒转,大海翻波。”
“公子还会这些?”
“哎,我不会。”
王大半翘起兰花指喝了一口茶,半咸不淡道:“尊师真是好口气。”
江流再笑:“公公谬赞,小子说的陛下,贞观开年,民稍安,兵稍精,食稍足,陛下励精图治天下一体,摘星揽月,倒转河山之类的本事,陛下举手投足就能做到。”
王大半扑哧一声,差点没被茶水呛死。
其实这位首领太监来,江流完全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反正一通胡吹这人肯定没见过,中华五千年上下,酒桌占了半壁江山,论花花轿子捧个人,那是信手拈来,能把这太监溺死在糖里。回去保准他跟李二的回应就是一个好字,除了这个好字,就是一句细语绵延之辈,让李二轻视些,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于是江流就开始吹了,什么上天入地神说玄学,一通胡扯,总结起来就是李二陛下必将成为千古名君,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包管他听了嘴上不要不要,心里乐不可支。好话谁嫌多?历史上那位和珅和大人,仗着就是一嘴的好话。
“停停停。”
泡沫腥子辣眼睛,王大伴实在受不了江流的唠叨,留下一句公子保重,以头抢地逃命似的离开了这间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