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书在这段时间里,心智也渐渐增加,虽然比不上同龄人,但是也可以算是和寻常十三四岁的少年差不多上下。
这一日,张无忌读了会医书,看了眼在屋外修炼武当九阳功的宋青书后。
发现胡青牛得了天花,在房中休养。
忽听得隐隐蹄声,自谷外响起,不多时已到了茅舍之外,只听一人朗声说道:“小娃娃,我来求见医仙胡先生,求他老人家治病,烦去通告。”
张无忌闻声走到门口,见门外站着一名面目黝黑的男子,手中牵着三匹马,两匹马上各伏着一人,衣上血迹模糊,正对着宋青书开口说道。
宋青书不理他们。
伏在马背上的一个瘦小男子忽然伸手一弹,金光闪动,啪的一声脆响。
一件小小暗器击在草堂正中桌上。
瘦小男子说道:“你拿这朵金花去给他看,说我们三人都是给这金花的主人打伤的。那人眼下就要来寻他晦气,他如果治好了我们的伤,我们三人就留在这里,帮他御敌。”
张无忌拿起金花,走到胡青牛房外,转述了那瘦小男子的话。
胡青牛略一沉吟:“拿进来让我看看。”
张无忌轻轻推开房门,揭开门帘,房内黑沉沉犹如夜晚。
胡青牛脸上蒙着一块青布,只露出一对眼睛:“将金花放在桌上,快退出房去。”
张无忌放下金花,揭开门帘出房,还没掩上房门,听胡青牛道:“他们三人的死活,跟我姓胡的绝不相干,胡青牛是死是活,也不劳他们三个操心。”
随后那朵金花穿破门帘,飞掷出来,当的一响,掉在地上。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向谷中飞驰而来,转眼间便到门外。
车座上走下一个黄脸青年,抱着一个秃头老者,问道:“蝶谷医仙胡先生在家么?崆峒门下远道求医……”
话没说完,身子晃了几下,连着手中的秃头老者一齐摔倒。
随后,又有十一人先后到来,有的乘车,有的骑马,一齐求恳要见胡青牛。
那十四人有的善言求恳,有的一声不响,胡青牛都不答应,这些人也都不肯走,眼见天色将晚,十四个人挤满了一间草堂。
煮饭的僮儿将张无忌和宋青书所吃的饭菜端了出来。
两人当即吃起饭菜来。
吃晚饭后。
屋外山路上传来了两个人轻轻的脚步声音,足步缓慢,走向茅舍。
过了片刻,一个清脆的女孩声音说道:“妈,屋子里有灯火,就快到了。”
从声音听来,女孩年纪甚幼。
一个女子声音道:“孩子,你累不累?”
那女孩道:“我不累,妈,医生给你治病,你就不痛了。”
那女子道:“嗯,就不知医生肯不肯给我治。”
那女孩道:“医生定会给你治的,妈,你别怕,你痛得好些了么?”
那女子道:“好些了,唉,苦命的孩子。”
宋青书将金花收了起来,一跃出门:“纪姑姑,我听到你的声音呢!”
张无忌连忙跟上。
纪晓芙看着宋青书,有些疑惑:“你……是?”
宋青书摸了摸脑袋:“纪姑姑,我是宋青书啊!你忘了吗?小时候,你还我六叔还有次带我一起捉过蝴蝶。”
纪晓芙“啊”的一声惊呼,脸色煞白。
宋青书此时已经十九岁,和当年十五岁的时候,模样早就有了变化。
听到宋青书的话,纪晓芙就想到了殷梨亭。
想到自己此时带着一个女儿,宋青书是自己未婚夫殷梨亭的师侄,虽然心智略缺,但是若是传出去,终究是......
不由得尴尬无比,满脸涨得通红。
身子摇晃,便要摔倒。
女孩见纪晓芙要倒,连忙双手拉住她手臂。
可人小力轻。
张无忌连忙抢上扶住纪晓芙肩头:“纪姑姑,请进去休息一会儿。”
纪晓芙看了一眼张无忌:“你.....你....”
张无忌和宋青书扶着她走进草堂。
“张翠山是我爹爹。”张无忌开口说道。
纪晓芙点了点头:“原来是你,你们怎么在这里?”
宋青书
张无忌借着灯火,发现她左肩和左臂都受了很厉害的刀剑之伤,包扎的布片上还在不断渗出鲜血,咳嗽不停,无法自止。
张无忌此时的医术,早已胜过寻常的医生。
他取出七枚金针,隔着衣服,便在她肩头云门、胸口华盖、肘中尺泽等七处穴道上刺下去。
纪晓芙初时见他取出金针,还不知他用意。
金针一到,胸口闭塞之苦立刻大减。
他这时见纪晓芙的女儿站在母亲身旁,眉目如画,黑漆般的大眼珠骨碌碌地转动,好奇地望着自己。
那女孩将口俯在母亲耳边,低声道:“妈,这个小孩就是医生吗?你痛得好些了么?”
纪晓芙听她叫自己为“妈”,脸上一红,事已至此,也无法隐瞒:“这位是张哥哥,他爹爹是妈的朋友。”
向张无忌和宋青书两人低声说道:“她……她叫‘不悔’。”
顿了顿,又道:“姓杨,叫杨不悔!”
张无忌笑道:“好啊,小妹妹,你的名字倒跟我有些相像,我叫张无忌,你叫杨不悔。”
宋青书在一旁也很高兴:“这个送给你。”
说完,将金花送到了杨不悔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