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王翊坐在西曲阳的公廨里,召集了诸将商议最新的军情,“如今我军已经攻克阴陵、西曲阳二地,后顾之忧,唯有钟离,有陈元龙围钟离,不足为虑。据梁、李二位太守报说,袁术在寿春闭门不出,他们数次打到寿春近郊,攻破了一些城外的据点,袁术也没有出兵救援。根据斥候信报,袁术此前在九江和庐江各县强征士兵,有三四万人,尽皆聚集到寿春,也就是说,寿春周围有兵七八万人。即便新卒过半,余皆乌合之众,若是凭借坚城固守,我军也难以攻破。诸位有何见解?”
关羽道:“依据目前的形势,我军的当务之急有二,一是请主公增兵一到二万人,以增强我军的兵力,便于分兵略地,一旦我军攻占了更多的县城,那么袁术征募的士兵就会发生动摇。军心不稳,还谈何与我军对抗?二则是传檄各县,再次强调袁术的困境,让淮南吏民,主动归顺,这样既可以减少我军作战之辛劳,又能最大程度上保留淮南的元气,可谓一举两得。”
赵云赞同道:“关将军之言甚是,淮南之民,久受袁氏荼毒,穷困饥饿,无以复加。我军到处,如果能够赈济百姓,发给衣食,恢复生产,那么百姓一定能够倾心拥护我们,那时再借助百姓的力量,就无往不利了。”
张飞补充道:“要想分兵攻占各县,就必须得把袁术堵在寿春不敢出来,所以凭我们现在的兵力,未必足够,还得请主公增兵。”
简雍补充道:“我军也可就地征募士卒,只要衣食充足,有薪资俸禄,不愁无人应募。”
王翊在脑子里总结了一下众人的观点,道:“既然如此,我们作出以下几步行动——其一,我军留两千人守西曲阳,主力渡过肥水,进军到寿春南,与梁、李二位太守会师,准备包围寿春;其二,宪和留在西曲阳,兼管西曲阳和当涂两地辎重输送和士兵征募两事;其三,传书陈公玮,让他动用之前的人脉,尽快拟定九江郡各县的官吏人选,分别报给明公和我,然后斟酌任用,以求恢复九江郡的全部秩序;其四,传书陈元龙,请他尽快攻克钟离,然后南下,攻击阜陵等地,最好能威胁历阳,让孙策不敢全力进军江东;其五,传书陆太守,请他尽快恢复庐江各县,然后带兵北上,一同围攻袁术,力求除恶务尽;其六,向明公陈述孙策之害,请明公与骠骑将军朱公商议,以朝廷的名义,征孙策为淮西郡太守,保留其兵权,孙策部将如程普、黄盖、韩当、朱治等人,分别任命为淮西郡下属各县的令、长或郡府属官。”
众人略作讨论,其余皆无异议,唯独征孙策为淮西太守一项,不能理解。
王翊笑道:“我们若定淮南,九江必有重将守御,而汝南、汝阴二郡太守亦熟知兵事,以孙策为淮西太守,三郡太守皆可以加以监视,孙策纵然想有什么不轨举动,也危害有限;不把孙策和他的部将们分开,正是为了表明基本的诚意。我现在担心的,只不过是孙策看穿了我的计划,抗命不来。”
关羽追问道:“若是孙策不来?”
王翊斩钉截铁道:“若是不来,那么自立之心昭然若揭,我们就可以借朱公的名义,出兵攻击他。”
简雍担心道:“朱公正直刚强,若是他觉得孙策的存在对朝廷有利,只怕不会同意我们攻击孙策。”
王翊扶额,问题就在这里,他想了想,道:“就算朱公不同意,明公也有假节之权,一样起兵攻他。至于朱公,看能不能把他弄到洛阳去,就说天子必将东归,让他……请他治理雒阳,缮置宫室、城垣,嗯……就是这样。”
于是照此执行——留管平率本部并新募之兵,一共二千人,守卫西曲阳,主力一共近四万人,西渡肥水,进逼寿春;简雍留守西曲阳,兼管当涂、西曲阳两地的募兵、运输事宜。至于文书,也尽快发出。
王翊接着道:“眼下袁术守寿春不敢出,我们可以认为,淮南战局,已经逆转,关将军建议传檄各县,我认为将会有很大作用,所以这件事,便交给关将军来办,如何?”
关羽好歹也是爱好学习,手不释卷,办这点事情还是没问题的,他也很高兴地答应下来。
五月初五日,王翊全军渡过肥水,袁术已经在城南五六里的临水的地方又筑了一座方圆四五里,墙高近二丈的南城,与寿春大城互为犄角,屯有士兵三万余人,由陈兰、雷绪驻守。南北二城之间,有甬道相通,也有士兵守卫,工事坚固,且有两城同时支援,无法截断。
之前得到斥候信报的时候,王翊还没有感觉到什么问题,但真正看到了这两座城的布局,王翊才感到头疼。只要寿春南北二城的掎角之势不破掉,就很难攻破寿春大城。
一番商议之后,全军再向南,在南城南面扎营,先攻南城。梁习、李通两军在西面立营,准备强行切断甬道。
北城中的袁术除了登城看了一眼外,什么都没干
五月初五是个特殊的日子,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端午节的说法,但王翊总想找点事情做。祭祀先贤,总是很好的办法——先贤们享受香火,王翊自己也可找机会休息休息,缓和一下一支紧绷着的神经。不过由于吃不准到底该祭祀谁,王翊索性在肥水边把伍子胥、屈原、曹娥三位前人全都祭拜了一遍。这三位前人,各有拥趸,于是在祭祀的先后顺序上,又扯了半天。王翊只好一刀切,按照时间先后,先祭伍员,再祭三闾大夫,最后祭孝女曹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