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季汉风云录 > 第二十章 插曲

第二十章 插曲

关羽率军近五万,出征青州,王翊坐镇彭城,留守后方,负责协调补给,并适时派出援军。

自从初平三年以来,王翊不是为了整个集团的生存忙碌,就是忙于督军作战,还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鼓捣一下内政上的事情。现在青州和河东的战事都各有名将主持,王翊这个半吊子“军事家”也不用整日为军务而忙碌,终于有时间停下来,搞一点其他的事情了。

《管子》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穿衣吃饭是人的第一需求。自初平年间以来,王翊做的每一件事,不是为了穿衣吃饭,就是为了保住穿衣吃饭的家伙。现在刘备集团据有近三州之地,治下各郡皆有能吏治理,加上数次大兴水利,无论是官、兵,还是百姓,穿衣吃饭的问题倒是勉强解决了——本来解决温饱问题在这个年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在王翊还没有引入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情况下——就算他想那么搞,他也不甚精通。

但是眼下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开展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年代,这就叫做礼乐教化。

颍川、南阳、汝南三地为什么在汉末三国时代能够有那么多优秀人才涌现?这不是因为这三个地方的人智力有多么高,而是这三个地方本来就经济发达,又是东汉时代的文教兴盛之地。汝南袁氏、许氏,颍川陈氏、钟氏、杜氏,南阳张氏、黄氏,以经学传家,又广收门徒,汝颖附近自然近水楼台,大受其惠,是以人才辈出。而其他地方,因为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原因,加上本来就缺乏文化的传承,自然就远不如这三地。

诚然徐、豫之间还不甚富裕,甚至不少百姓还需要官府接济才能生存,但发展教育却一刻不得停滞——不是因为富强了才兴文教,而是文教能让人富强。若是等到天下大定,才大兴教育,那么又做给谁看呢?

兴平二年冬十月,王翊上书皇帝言事,奏疏大略为:

臣翊言:予闻治国以理民为要,理民以劝农为重,然后约之以教化,齐之以刑律,则民有耻且格。今王室获安,规矩复行,然百姓流离,不可胜计。臣向在徐、豫,劝民耕织,又兴屯田,略有所成,百姓因之,匮乏稍解。然自丧乱以来,四方扰攘,学校皆废,童稚者生年以来不闻仁义礼让之风,遑论道德高尚之事,此臣所以为之叹息痛恨也。宜令州置大学,郡置公学,县五百户以上置学校,延先贤圣者之道,而教民道德礼让之风,孝悌恭顺之义。如是,庶几可以无愧于心矣。

奏疏到雒阳,颇有反响。

前将军东曹、侍中颍川荀攸上书,大意为:“臣攸曰:人物之盛,虽赖灵明,亦在教化。颍川上承古之余绪,先贤往圣之道不绝,虽三尺小儿,亦能就学,寒士高第,皆攻经史,是故一郡之地,而有天下贤人之十一。以攸之末流,曾附名士之骥尾,尚居前将军之上座,为典官吏迁转。陛下若能力行教化,教民文字,使沐往圣之风,乘先贤之绪,则人物将如雨后春笋,欣欣乎可俯拾矣。”

豫州刺史鲁肃上书,亦言兴办学校之事,奏疏略曰:“先汉故制,京师立太学,郡国立郡学。自光武中兴以来,文教大盛,学者不知其数,教化敦俗,海内安枕。今天下扰扰,人物凋零,而民心不安,甚可叹息。闻有朝臣上言,议重兴文教,臣斗胆上言。曩者朝府立学,止于郡县,乡亭以下,难得其惠。肃以为,今庶事未足,难以完备,官学难下乡亭。宜先置州、郡、县三等学。县学春秋二考,取乡中少年天质聪慧者为童生,教亦文字、经史;州郡二学春秋二考,试县学中少年年十八以下通文字者,教以经、法、制、兵、吏、工诸学,以成其才。如是上下相继,教化不绝,则万民之福,社稷之幸也。”

此议一出,少见地没有反对之声。

这么好的政策,当然不会有人反对了!

出身高门的官员们,掌握着学问和人脉,天然地享有做官的优先权;如果大兴学校,即便官吏要从学生中选拔,师资依旧还是掌握在他们手里。本来他们靠着私人讲学,就算不做官,只要门生混的不差,也能有很高的地位。现在国家出钱给他们讲学,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门生人脉关系,何等好事,岂能不愿?

出身寒门的官员,他们本身就是靠着教育出头的,现在给他们一个更容易出头的途径,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反对呢?

至于中官和外戚,现在的力量实在太弱了,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向心力。尤其是中官,差不多在历次政变中死了个精光,已经成为皇城里的极度高危职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弘宋,重生赵车神叶尘:重生在赘婿逆袭之路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东方船说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大明:开局佣兵十万,被怀疑造反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