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也不例外,昨天还晴空万里的天气,今早一醒来,就听见嗒嗒嗒的雨声传来。
横河老街的建筑特色,倾斜的屋顶,连绵的瓦沟,使得雨落在瓦片上,汇成一排排细长的雨帘,再哗哗地掉入鹅卵石地面上,汇入漾漾的沟渠中。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若是撑把油纸伞走在街中,恍然间有种穿越时空回到古代的古典意境。
因着很多搬到县城居住的人,都有祖坟在乡下,清明节这天,从县城到横河镇的班车格外多,前后共来了五车次,每一辆都挤满了人,比平时的五倍还多。
细语淅淅沥沥地下着,随后串成了线,落在马路上,把黄土路面浇成泥泞,形成了不少水洼。
与此同时,雨水也砸在班车顶上,啪嗒啪嗒地响着;打在车窗玻璃上,变成一幕幕水帘。
雨刮器快速地扇形刮动着,把旧的雨水扫除,又立即迎来了新雨。
这过程仿佛从未歇止,而且有越来越猛的趋势,等到一辆班车在水泥桥旁的空旷场地上停住,雨忽然变得更大,在空中就凝结成水珠。
班车的侧门打开,从车上陆陆续续下来好多乘客,雨伞黑压压地涌出,雨珠一拥而落,打在雨伞上,就像一声声遥远的钟声。
从这一列班车上下来的乘客,有一行六七个人朝横河老街走来,他们路过老祠堂,走进南街的吴家祖宅。
吴老太沉默地坐在堂前,吴文中、吴文华、白玲、张翠红和没有进学堂的吴明媛、吴明敏站在她身后。
大门口一出现雨伞的影子,她就激动地起身,由白玲搀扶着蹒跚挪步而去。
她热泪盈眶地喊道:“梅子,总算盼到你了。”
冲上前来紧紧握住她双手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正是吴家第二代吴德义的续弦,吴文中这一辈人口中的二娘,姓梅。
梅二娘也十分激动地说:“大嫂,你身体还好吗?”
“好,好,托你的福,身体健朗得很。”吴老太喜滋滋地说。
“那就好,”梅二娘笑呵呵地说,“希望你长命百岁。”
“诶,那可不敢想,”吴老太皱着眉头,又立即化成了灿烂的笑容说,“还是早点回去陪老头子,他一个人估计寂寞得很。”
“哈哈……我家那个说不定没那么寂寞。”梅二娘玩笑道。
这边两个长辈寒暄完,吴文中、吴文华、白玲、张翠红便异口同声地叫了一声“二娘。”
梅二娘见着只有他们四人,忙问:“阿国呢?兰香怎么没来?”
吴文华立即回道:“二哥出身打工了,兰香还在坐月子。”
梅二娘惊喜地说:“又生了?是个儿子还是女人?”
“托你的福,是个儿子。”吴文华微笑着说。
“那就好,想当年我还笑话过她生不出儿子,不晓得她还生我的气不?”梅二娘试探着问。
“哪有的事?二娘可千万别多想。”吴文华劝慰道。
梅二娘这回把几个晚辈都带来了,除了三个女儿吴文莲、吴文芙、吴文蓉,还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长子吴文汉,以及在县森林公安局工作的幼子吴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