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玫认为自己很快就会有一个继母,因为牛大六是出了名的老好,这样的角色不会单身太久。她不介意有个继母,只要比她自己妈妈好就行了。而且她私下里觉得,要比马晓芸还坏,这事恐怕很难吧。
当时的牛小玫不知道,在马晓芸离开之后,牛大六再也没有再婚,直到他跳楼自杀的时候,还是个老光棍。她始终想不明白马晓芸到底有什么好,值得他这么念念不忘。不过,她也不知道,那些追求过她的男孩子里也有很多年之后还在闲暇时回想起她的——他们的这种感情和作为,牛小玫一丁点儿也理解不了。从种种迹象来看,她的乖巧与善解人意的外表之下,包裹着一个冷血无情的灵魂。
从初三开始,牛小玫见到妈妈的场合就只剩下她的服装店了。按照约定,每个月一次,她去店里找马晓芸。马晓芸会给她点零花钱,有时候带她去吃点东西,有时候带她去买买衣服。(马晓芸的店里卖的衣服,并不适合中学生。但这并不妨碍她们在拥挤的商场里一逛就是大半天。自始至终,马晓芸都热衷于打扮牛小玫。极少的情况,遇到了合眼缘的衣服,她自己也会上身去试,会征询牛小玫的意见,然而并不是总采纳,多数情况是不置一词。而牛小玫也很清楚,所谓的“征询意见”不过是为了获得除“王婆卖瓜”的店员以外其他人的称赞,她当然很有眼力亦很有文采地满足了这个眼角已有了不易察觉的皱纹的女人的愿望。)相比之下,作为男孩的牛小竹,就连这一点亲密都无法从妈妈那里获得了。
学校、家、每月一次的与妈妈见面——就像是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少女牛小玫在这三个世界之间游刃有余,而她最喜欢的,无疑是她最具掌控力的、学校里的那一方天地。
读高中之后,学校离家近了,而牛小玫依旧想要住校。因为,住校,毫无疑问是她掌控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牛小玫开始上高中的时候,牛小竹也开始上初中了,正是牛小玫刚刚离开的学校。牛大六没舍得把儿子也送去住校,而是让他仍住在家里走读。牛小竹得了一辆新的自行车,以便缩短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有了这辆自行车,再加上初一的课程并不繁重,而他也还没交到什么朋友,他便去看了一次姐姐。而这些,又经由口口相传,揭露出他姐姐在校期间“万人迷”的往事,使围绕着他的、并不全是好意的朋友变多起来。后来,由于牛小竹总是带着朋友来看自己,这些自以为成熟的少年总在姐弟相见的时候围着打趣。对此,牛小玫虽然感觉很烦,但并没有斥责他们,甚至,像对待由自己带大的弟弟那样,温柔地同他们说话、微笑。
这是,牛小玫的力量第一次触及到学校外面的那个世界。对于牛小玫,校门以内的那个世界,总是比外面的世界要好掌控一些的。而她,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自然也不会放弃已经实践检验过的操纵之法。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牛小玫这个从小的美女,自然也不例外——她的以此作为基础的“事业”当然也就发展地顺风顺水。
只有一件小小的插曲,但并未破坏总体的节奏。在与牛小玫考上同一所高中的同学里,有一个十分优秀而且帅气的姓毋的男同学,因为是特别少见的姓氏,所以记得他。如果小玫没有记错,她并没有从他那里收到过任何表示。因而对他,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然而,突然有一天,一个女生领着一个一看就是小混混的家伙在牛小玫回家的路上截住了她。小混混将牛小玫的双手反剪在身后,而暴躁的女孩给了牛小玫一巴掌。这完全是莫名其妙!
之后,经由女孩的话里,牛小玫拼凑出了事情的大概。原来这暴躁女孩,是那位毋同学的青梅竹马,而毋同学竟然拒绝了她的表白,并且说出了牛小玫的名字。对于自己做过的事情,牛小玫绝不否认,但对于自己没做过的事情,牛小玫也打定主意绝不背锅。她的眼神与神情都是果敢、刚毅的,而她的身体又散发着我见犹怜的气场。
暴躁女孩又打了牛小玫一巴掌(大概是牙龈破了,牛小玫感到了血腥味),而在她打算打第三巴掌的时候,那个小混混阻止了她,并把她拉走了。
这件事情对牛小玫有什么影响呢?她并不回避,没有说自己摔了,或者不小心碰了之类的谎话。她承认自己被打了,至于原因,她是这么说的,“有些女性,对于自己的不如意,总是要在别的女性身上找理由。”她既不指名道姓,也不哭诉委屈,语气轻描淡写。
毋同学红了脸,递了道歉信,也表了白,牛小玫并没有因此优待或折磨他,对他如同对待别的追求者。(然而,在心里,她当然没有就此了事,而盘算着利用他来复仇一下那狂妄的暴躁女孩。这些,自然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引子。)这样一来,男孩子们对“有些女性”的反感更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将牛小玫,在他们的心目中,被衬托到了女神的光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