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曈昽,谢启和谢睿谢智与身后百名天戟都兵士已经奔驰在回返福建战场的大道上。谢启五内俱焚恨不得肋生双翅眨眼就回到父亲身边。
此次攻打建州唐军弊端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查文徽身为枢密副使担任此次进攻的主帅,他粗读了几本兵书没有任何领兵打仗经验,倚靠自己的同乡翰林待诏臧循出谋划策。
臧循曾经做过商贾,往返福建,对建州的山川地理非常熟悉。当查文徽想要用兵攻打王延政时,臧循凭着自己对地形的了解为他谋划攻下建州的方法,但一场战役要取得胜利仅仅知道山川地形是远远不够的。
监军使冯延鲁和他的兄长冯延巳一样擅长文学,是皇帝元宗当太子时的潜邸幕僚,兄弟二人都深得元宗喜爱。元宗登基后,冯延鲁从礼部员外郎升为中书舍人,勤政殿学士,可谓掌管机要,而这样一个不通兵事的人却派到前方担任监军使要职。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保大兴兵”曾经让谢启很振奋。哪个有抱负的武将不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此次用兵建州正是他显露锋芒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但看到朝廷最终派出的将领后,他心中充满了忧虑。
果然他们一行人刚入建州,就听闻泉州、汀州、漳州归顺了王延政,这意味着除了福州,整个福建都在王延政手中。此外王延政派遣了张汉真自镛州领八千兵迎战唐军。
查文徽马上恐惧,不敢再向建州进军,而是后退进驻了建阳。臧循和冯延鲁屯兵邵武。父亲谢望驻守温岭场,保守唐军后退的通道。
谢启清楚建州战事要比原先预想的复杂。查文徽轻率出兵没有尺寸之功一定耻于回朝。但如今跋前踬后,妄动得咎。
一旦出事必然是那三人惹祸,也定会拖累父亲,和父亲亲手打造的视如性命的火云军。谢启脑海里一直飘动着那两个字,“入陷”,入了什么样的陷?父亲可还安好?
将军府中,婉宁起床时太阳已经升起,温暖的日光舔舐她的面颊。她昨夜守着红烛等待谢启到很晚才睡,眼睛也因为哭过而有微微红肿。
丫鬟红玉绿珠一边手脚麻利地伺候她洗漱穿衣,一边对她说:“今早临伯来过了,告诉我们不要叫醒娘子,让您好好睡一觉,睡醒了再去前面,他为您引荐众人,并带您熟悉将军府。”
婉宁点头。昨晚得知谢启突然离开,她忧伤不安,老管家临伯过来劝慰了一番,告诉她郎君之所以紧急离开是因为前线军情有变,她也只得这样安慰自己。
将军府中没有长辈需要她拜见,夫君谢启离开后,她便是这府中唯一的主子。
婉宁墨发披散,坐在铜镜前任由红玉绿珠装扮自己。这二人是从小与她一起长大的丫鬟,非常了解她的脾气喜好。
她思绪万千,想起了那日大哥跑来告诉她,偷听到父亲要将她配给一个武将。她眼前立马浮现出一个肌肉虬结,膀大腰圆,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粗汉形象,只感觉浑身恶寒几欲昏厥。
她刚刚及笄,正是少女怀春的年龄,幻想着自己未来的夫君要是个温柔多情的俊朗公子,喜诗文通音律。婚后他们可以吟诗填词为乐,月下抚琴成趣,形影不离,白头偕老。她跌跌撞撞的跑去母亲那里,想让阿娘说服阿耶不要把她嫁给一个武夫。
到了阿娘房门口就听到阿耶厉声说:“你无知妇人懂得什么!世家虽然倒台,但谢氏门第还在,谢望在军中很受尊崇,他一手训练出来的火云军更是骁勇善战。与将军府联姻于我们冯家有太多好处。况且婉宁嫁过去是做正牌夫人,这是一门人人艳羡的好婚事,对我的前途也大有帮助。你不要头发长见识短!”
阿娘抽泣道:“夫君,婉宁那般品貌嫁给一个武夫,俩人没有半点共同语言,你让婉宁以后如何生活?她是您的亲生女儿,您要多多怜惜她啊!”
阿耶怒斥,“这件事已经决定了,你不用再说。世家贵族联姻为的是结成利益联盟,保障家族荣耀。婉宁是冯家的女儿,就得为家族效命。你好好教教婉宁,让她学会笼住夫君的心,不要让我失望……”
她没有再听下去,仓皇地跑回自己的房间,对未来婚姻生活的一切幻想都如空中楼阁般轰然坍塌。
红玉绿珠扶着婉宁随着小厮谢鑫走进内院正堂。临伯正襟危坐在主位左下首的椅子上,他已年过六旬,矍铄威严,见婉宁进来只是点了一下头。
婉宁知道因为主人常年在外驻守,真正管理将军府的人是这位临伯。
据大哥打听来的消息说临伯是自小生长在谢府的家生子,从祖辈起就服侍谢氏,后也被赐姓谢,几代下来与主家人已经不分彼此。谢临的年纪比谢望还大,曾经跟随在谢启祖父身边,之后就服侍谢望打理将军府。
谢启的母亲还在世时对这位临伯非常尊重,将军府一切事务都交给临伯决断,她从不插手。可以说这位临伯在将军府是仅次于谢望谢启的存在,即使是主子也对他礼敬有加。
婉宁看着这个威严的老者,她能够感受到临伯对主家人的忠心。这样的一位老者,婉宁只能尊重。
府中上百名仆役屏息垂首站立,因人数众多,从屋中一直延伸到门外廊轩上。
临伯面无表情,对众人道:“给娘子见礼吧!”
“拜见娘子!”下面呼啦啦跪倒一片。
婉宁看过去,有些吃惊地发现这些人几乎都是男仆,仅有二、三个粗使婆子,竟然没有一个丫鬟和姬妾。
婉宁请众人起身。众人站起后悄悄地打量这位新夫人,见她明眸皓齿,温婉从容,虽然未施脂粉却依然艳丽夺目,那种美颜如火焰般耀眼绚丽,仿佛从骨子里散发出来。
临伯在心中感叹,没想到冯延巳竟然生出了这等美貌的女儿,容貌上到是配得上我家郎君,仅仅是容貌上。可惜郎君昨晚早早离开,估计从头到尾都没有注意过这冯氏是圆是扁。
婉宁问临伯:“府中的人都到齐了吗?”
临伯看出婉宁眼中的疑惑,向她解释道:“将军府一直是军事化管理,府里没有丫鬟。郎君至小就由小厮服侍,长到十二岁时就被主人带进了军营,跟在他身边的也是从小侍候他的五个小厮。主人只娶了一位夫人,没有任何姬妾。主人和郎君都一心练兵,把心力都用在军事上,俩人对那些迷惑心智的乐伶歌姬没有半分兴趣,所以府中都是男仆,唯一的几个女仆也是在厨房帮佣的婆子。”
婉宁非常惊愕,如今已经是保大二年,社会风气与先帝烈祖时截然不同。先帝崇尚节俭,关心民生,不允许随便买卖良家子女为奴婢。到了元宗登基,买卖良家子女为奴婢慢慢兴起,如今已是蔚然成风,说起来还是自己的叔父冯延鲁开了先河,并得到了元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