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厚着脸皮讨要几张票票,如果觉得还行的话,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文没有那些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画面,只有些家长里短的平淡小故事。
如果觉得还能入目,请让我看一看你们的支持!
“大哥,你何须话说的这般难听,若不是我儿出事,我们又岂会这些。换做你们,如果趟在那的是你的儿子,你们又会怎么做!”
“即便是我的儿子出事,我亦不会如此对待家人。”
“放屁,好话人人会说,如今不过是因为躺在那的不是你儿罢——”
“二弟慎言,莫你自己眼黑,就看他人都带色……”
针尖对麦芒,兄弟俩个你一言我一语,再次杠上。个个气得脸红脖子粗,青筋直跳。
“都少说一句,别吵啦。”李周氏急了,连忙拉扯自家丈夫,又朝林许氏使眼色。不想,对方眼一别,根本不理会,叫她愣仲在场。
胡安安傻眼了,怎么就吵起来?
李大娘黯然一叹,细看两个儿媳妇表现,她对李周氏还是满意的,对李许氏则极为失望。两个儿媳,她看似一碗水端平,其实更偏疼嘴甜、一派天真的许氏,内心里有几分把她当做女儿看待。
强扭的瓜不甜,她眼神闪动,心中意其,去望老伴。见他微微点头苦笑,顿时知他与自己起了同样心思,欣慰之余,心凉半截。
“李大娘,不去阻止么?”胡安安看了看,忽转头问缄默不语的老人。
“由他们去吵去吧,怕是在他们心中已经没有这个家了。”李大娘摇头,踉跄起身,牵强一笑,“我们去看看孩子,天大的事,也没有人命重要。”她的话不重,语气里亦有几分不满,及心灰意冷。
“好。”胡安安浅笑,伸手去扶着她。
李老汉默不作声,跟着离去。
三人的背影震住了争吵的兄弟俩,住了口,沉默不语。
李家的家境一般,屋子里头铺的是石头铺,自家修的,虽不甚美观,但实用。床铺中间躺着一个小男孩,人事不知,双目紧闭,胸膛微微起伏,似在睡觉。边上有个稍大一些的女孩子时不时给他换帕子。
“大母、阿爷、胡家姐姐。”看见有人进屋,她乖巧地一一打招呼。
李大娘堆起笑容,眉头已经锁着,点点头:“好孩子,辛苦你了,下来吧,让你胡家姐姐看看弟弟。”
闻言,小女孩麻利地爬下铺,乖乖站一旁不碍事。
“元娘,你看——”李大娘抬眼去看,却见胡家小娘子眼中冒金光,顿时不敢打扰。
胡安安的眼睛定定扫过小孩,又细细去看屋子,秀眉拢起。片刻后,眼中光芒消失,她神情凝重。
“元娘,我的小孙孙可还有救?”李大娘提着一颗心,紧张地往望着她。后头的李家人亦紧紧盯着,不敢放松。
“大娘,你家小孙子的体内只剩下一魂一魄了。”
胡安安的话刚一落地,就炸开了锅。
“怎么会这样?”
“我可怜的儿啊!”
“元娘求你救救他吧!”
哭泣声、祈求声,混合入耳,然而都来不及一声佛号响亮。
“阿弥陀佛,小僧有礼了,还请李家施主一见。”
声音听着不大,却如钟鼓入耳,瞬间盖去所有声息。场面一静,李家人面面相觑。
“还请大师直接进来。”胡安安挑眉,越俎代庖,扬声道。同样以力传音,清晰入耳。
门外,几个和尚皱眉,互相一看。领头的黄袍和尚略一点头,率先进入。
李家人去了院外相迎,胡安安仍在屋内,细细查看。
“阿弥陀佛,小僧听闻贵舍有小施主身体抱恙疑是鬼怪所为,故不请自来,还请见谅。”黄袍僧人双手合掌,道了句佛号。
“阿弥陀佛。”身后几个灰袍僧人同样合掌念佛号。
“大师多礼了,我家小孙子确实是遇上难事了。”李老汉出面,回了个佛礼,满面愁苦。
“不知,我等可否一见?”
“和尚,少在外面叽叽歪歪,赶紧进来。”少女铃音从屋内传来,带着几分不耐烦。